甄二老爷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可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虽是我的侄儿,可却是最懂事不过的,我心里一直把他当做我儿子一般,他如今萎靡不振,我心里着实心焦,是可惜我和学政大人素昧平生,若冒昧去求见,只怕弄巧成拙。”
甄二老爷说到这里,接下来的话不言而喻,再加上他眼中的期待让贾政是想忽视也忽视不了。
同时,贾政也分明看到了,当甄二老爷诉说他和这金龄山情同父子的关系时,从进门就没开口说话的甄琰脸色可是变了几变。
贾政装作没看到甄二老爷眼中的期待,只附和着他刚刚的话:“是啊,这好心办坏事却是最让人头痛的,世弟千万三思而后行,这学政大人可直接关系着令侄的前途。”
甄二老爷见贾政一直不肯搭言,心里面不由得嘀咕了起来,贾政和学政可是曾经的同僚,又是贾政长子贾珠的顶头上司,若说他们两个没有交情,他是不信的,那么,贾政这种态度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是学政大人的态度——想到这里,甄二老爷的心里越发着急了起来。
贾政能想到这学政背后兴许还有着钦差的影子,这甄二老爷如何想不到?尤其是在自家亏空了朝廷庞大数额的银子时候,这种顾虑可不是杞人忧天!
看到甄二老爷沉吟不语,贾政知道火候到了,这才徐徐说道:“不过,既然学政大人只把那姓陈的打入了大牢,却还给令侄一次机会,这件事就还有回旋的余地,世弟也莫要太过忧心了才是,一切顺其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甄二老爷一听心里面暗暗骂自己糊涂,刚刚光想着那一档子事,竟把最关键的给忘了,不错,这也是他会想找贾政帮忙的原因,他也是觉得学政大人的态度还是留有余地的,因而笑道:“这话极是,我曾听闻世兄曾和学政大人是同僚,既然世兄这般说,我这心就稍稍安稳了些。”
贾政闻言自嘲的叹道:“我哪里能和学政大人相提并论,如今学政大人身为内阁大学士,又被钦点了学政,保不齐还是明年大比的主考官,这般的荣宠,朝中能有几人?我这一方小小的知府,说不准到了年底,就因为这空空的税银被皇上罢官严惩,到时候可真是一云一泥了,世弟你说是不是?”
第65章 得口信贾政心疑惑
贾政这话说出口,甄二老爷心里面瞬间亮堂了,他不怕贾政借此有什么打算,他怕的是他油盐不进!既然贾政给出了这个话头,那就是能帮忙的意思,甄二老爷笑道:“世兄这话说的,堂堂苏州府,世兄又是才能卓绝,如何能落得那般地步,若世兄实在忧心不过,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
甄二老爷把话搁在了这儿,贾政闻言也笑道:“呈你的吉言,如今也是晌午时候,我也不留你在这用膳了,这时候学政大人应该在学馆休息,我还有事要去拜会他。”
甄二老爷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告辞,贾政命人送了他们出去,而后回想着刚刚在他刻意观察下甄琰的脸色变化,暗暗记下了,而后乘了轿子去了嵩祝的下榻的学馆,作为父母官,贾政有义务和责任帮衬着学政组织岁试,因此没下拜帖就上门也不算失礼。
学馆的门子一见是知府大人到了,连忙进去通报,不多时里面出来了人,贾政一看竟然是嵩祝的贴身侍卫巴尔布,心里面倒有些讶异,像巴尔布这样的侍卫,虽然此时还是下人,可却也是比普通人还要尊贵些。
两人往里走去,刚走了不一会儿,一直沉默的巴尔布却突然开口说话,音量很小却也能让身边的贾政听得清清楚楚。
“老爷子心里面着实还放不下曾经的情分。”
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却实打实的让贾政诧异万分,略一想贾政更是惊讶的侧头看了眼巴尔布,他所说的老爷子不可能指的是嵩祝,那唯一能被用这种称呼替代的,就只有当今圣上康熙爷了,放不下曾经的情分,也就是说,这一次嵩祝被钦点江苏学政,果然是为了查甄家的亏空么!
可是,他为什么会告诉自己这句话?如果是嵩祝的意思,大可不必拐这个弯,以他的身份要求自己协助,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说是碍着贾家和甄家的关系而信不着自己,就更不应该让人告诉自己,难道说,巴尔布的身后还有别的人不成?
“你……”贾政不由得开口。
巴尔布截下贾政的话头,微微摇了摇头:“受人之托,莫要再多问了。”
看着巴尔布又恢复了之前冷漠的样子,就仿佛刚刚那句话并非出自他口一样,贾政心中的疑虑更深,却也知道不便开口再问,只得把这份心思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