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十分满意小辈们相处愉快的模样,因而笑道:“你们切莫让我们给拘束了,去里面玩吧,待会儿传饭的时候自有人去叫。”
小辈们到了后面的里屋去聊天,黛玉因还想着刚刚的事,因而对宝玉有些拘谨,只和探春、惜春说话,三个人互相问了可读了什么书之类的,见彼此也都是腹有内秀,聊得更有些开怀了,宝玉却是早把刚刚的尴尬给抛开了,也兴致勃勃的参与到了里面,贾环原本还因为不太喜欢脂粉气比较浓的诗词而兴致不高,可当大家一路聊诗聊到了作诗之法的时候,见识不凡的黛玉让贾环也不禁开始插话了。
直到丫鬟进来传话,她们还意犹未尽呢。
晚饭的时候,贾敏见黛玉脸上多了几分愉快的神情,兄弟姐妹之间的气氛也十分要好,心里面更是觉得自己带她来这边的决定是正确的,浩玉虽然还小这般折腾她心里有些不忍,可这小家伙却是很争气,现下更是高兴。
贾敏带着黛玉姐弟两人自此在贾家住下了,开始帮衬着打理这边,作为妹妹协理嫂子的葬礼有些逾矩,因而两相权衡之下,还是李纨主持,贾敏在一旁指点着另外帮着府里其他的事。
李纨跟在贾敏身边,瞅着贾敏的行事气度,心中对她越发钦佩了,再看着小黛玉年纪不大,那通身的气派品格却是万里挑一的,小浩玉也是聪明伶俐的,如今姑姑当真是儿女双全了!李纨自从生了贾兰之后,心中也有些想着儿女双全,只可惜却一直都没有再怀上,此时看到了黛玉,心里面更是想要也生个女儿了。
有了贾敏的帮忙,王夫人的丧事处理的妥当自不必细说,却说贾政那边的两大工程已经相继完工了,普济堂开放的第一天就接纳了不少贫苦之人,其中有因为水患而一无所有沦为乞丐的,也有无子女赡养过活不下去的老人,贾政在得知了这一情况后,更是努力敦促河工,并且承诺绝对会把各家的土地一亩都不少的还给他们,并且召集了全衙门的人反复重申了不允许强行胁迫原土地的主人把地卖给当地的大地主——这种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吞地的人实不在少数。
贾政的政策让老百姓们感恩戴德,也无形中几乎得罪光了本地的大地主,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本地的望族,他们原本是处于观望阶段,甚至在看到贾政用手段把那些富商们都给榨了个一干二净后心里还有些痛快呢,他们一向是自持身份的,士农工商,他们可是上等人,那些商贾之辈不过是满身铜臭,竟然在苏州风头都压过他们去了,如今有人收拾他们,这些大地主们心里面可是一个个拍手称快呢。
可当这场暴风雨也袭击到了他们头上时,他们的痛快立刻转成了痛恨,几个大家族一商量,直接找到了巡抚,贾政这知府的顶头上司那里去。
巡抚对贾政这下属也是颇有些微词的,到任这么久也不说到巡抚衙门来拜会,更不要说是孝敬孝敬了,不过眼看着贾政的政绩的确惹眼,他也挑不出毛病没法子发作,更别说还有一个学政在,学政虽然和他平级,可权限却还在他之上,又是皇上的亲信,这可是他都要巴结的主儿。他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必要为了置这口气而得罪学政大人。
这时候这些人找到他头上,可让巡抚颇有些为难,似乎是看出了巡抚的犹豫,董家老爷心里面不快,当即就要告辞,巡抚是知道这董家和总督大人是姻亲,见他变了脸色,巡抚连忙赔笑安抚了一番,并且信誓坦坦的说必定解决这件事。
送走了这些人,巡抚开始琢磨了,这时候贾政那边送来了文书,写着河道已经修缮了大部分,如今还缺三十万两银子,是请求上面拨款的文书。
巡抚眼睛亮了,这可是个机会,于是按下了文书就是不发银子,贾政那边左等钱也不来,又等钱也不到,这河工可是耽搁不起,于是贾政着人去打听这件事,巡抚那里之前拨银子还很痛快,没有道理此时只短了三十万两却没了消息,打听出来的消息,让贾政登时就明白了,原来是有人把黑状告到巡抚那边去了。
贾政权衡了一番,他倒是有办法可以凑齐银子,但是如果这么做了,等于直接打了巡抚的脸,这么做太过鲁莽了,因而贾政还是亲自登门去了巡抚衙门。
巡抚自然意味深长的说了一番话,而后重点落在了土地的归属问题上,言辞之间,暗示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贾政听了心里面不痛快,但也还是言语恭敬有礼的回道:“大人,耕者有其田,是身为父母官的责任,下官自然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的,还请大人放心就是。”
巡抚没想到贾政竟然会完全不理会他的暗示,用这种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