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道:“许是皇上出兵之心已定,但国库空虚所致。”
赵宁川却不以为然:“亏空一事由来已久,皇上此时发难实让人费解。”
贾珠听罢,心里也转起了念头,自己在年前才帮皇上引起了京中的一场官吏动荡,之后又发生了城门口的恶性事件,此时皇上纵然想找机会追缴国库的亏空,也会考量这两件事,不会再让自家做出头鸟才对,看来,先生所言极是,也许这中间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因素在。
不管怎么样,贾家如今正如赵宁川所言,是不得不做这个出头鸟了,五百万两的亏空说起来也甚是骇人,贾府此举,果然震动了京城。
贾家主动还清亏空,请罪折子又言语恳切,皇上非但没有降罪,反而勉励贾府的忠心,将贾赦世袭一等将军的爵升了三等伯,将胡氏的诰命升为了一品,又恩赐了贾政三等将军的爵位。
这次上折子,赵宁川建议贾政把银子筹措的来源一一交代清楚,贾政听从了赵宁川的建议,这胡夫人位居首功,贾赦也算是借了夫人的光。
这番封赏下来,贾赦夫妇和贾政俱进宫谢恩,胡夫人有孕在身免了这番,贾赦谢恩时,皇上钦点他入光禄寺做了寺丞,这虽然只是个六品小官,但却是掌着膳食的实权,涉及到采买处,油水颇丰,贾赦自然是连连谢恩,回家后对胡夫人更是伏低做小各种奉承自不必提。
这番动静下来,老太太自然也知道了,两个儿子在瞒着她的情况下,解决了老太爷留下的烂摊子,贾母心里也说不出什么滋味,知道大儿媳妇这次的作用,贾母把贾政夫妇找来一说,这荣禧堂,最终还是易了主。
亏空一事尘埃落定,其中最难过之人,莫属王夫人了,搬出荣禧堂,眼看着管家大权也保不住了,但这两件事比起另外一个消息来都算不上什么了。
贾珠从十五皇子那儿打听到,是御史上折子弹劾贾家欠下巨资亏空,而这位御史可是三皇子门下。顺藤摸瓜,最终摸出了王子腾。
绕了一大圈,最终惹出这次事端的,正是王夫人的亲大哥,贾珠的亲舅舅,王子腾,这个打击,让王夫人仿若苍老了十岁,就在不久之前,她还为了娘家的事与丈夫和儿子都生分了。
对比自己的妯娌胡夫人娘家人的鼎力支持,王夫人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了。
第三十二回
显仁义贾珠传名声攀高枝王仁娶贵女
五百万两巨资一次还清,这一次贾家可谓是出了大风头,王子腾原本是想让贾府栽个大跟头,谁曾想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因此让他新投靠的三殿下对贾家产生了兴趣,这银子可是大有用处,拉拢大臣、安插自己的眼线等等俱离不开银子。
就连前阵子和贾家断了关系的义忠亲王也重新活动了心思,没想到这个贾赦还有些用处,又重新派人拉拢了起来。
而王家,却成了京中的笑柄,王家和贾家好几代人的世交,更是联络有亲,王家对贾家暗中使绊子传出去世人多言到王家不厚道,王家这一次可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把王子腾气了个倒仰,也消停了一阵子。
贾家和王家才刚亲密起来的联系,又降至了冰点,贾珠对自己这位舅舅真是厌烦透了,可提到贾、王两家断交,赵宁川却并不同意。
“如今王家不仁,可贾家却不能不义,贾家如今越是表现的大度,在世人眼里,就越显得王家为人奸猾,不可与之深交;如果贾家现在和王家断交,如今倒还没什么,日子久了,王家的事渐渐被淡忘了,世人会说,纵使王家当初有错在先,可贾家如此做派,也是太绝情气量太窄了。尤其是珠儿你,这王家是你的母族,这话说出去,对珠儿你的名声可是影响不少。”
贾珠点头记下了赵宁川的话,此后与王家的相处,显得不近又不远,平日里不相往来,可是每逢诸如节日、王子腾及夫人的生辰等日子,贾珠都礼数不缺,瞧着比往日还要厚上一分。
这般举动落在别人眼里,果然如赵宁传所说,给贾珠赚足了面子,外人姑且不提,且说家里人。
贾政对贾珠更满意了,当时亏空一事上,贾珠表现的冷静就让贾政第一次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再一看如今贾珠对舅舅的态度,更是越发觉得,儿子性情宽厚有容人之量,部里同僚们提起贾珠,也都个个挑大拇指称赞,让贾政更是满面春风。
王夫人见娘家人这般行事,珠儿还对舅舅恭敬有加不曾生分,心道自己往日错怪了珠儿,当初只觉得珠儿这孩子只与他姑姑姑父亲近,却对娘舅这边感情淡漠;如今一看,是自己想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