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虬和薛蟠自小一块长大,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基本上可以说,薛蟠心里面转了什么心思,薛虬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此时看薛蟠的神色,就知道他心里还有气,不由得在心里摇摇头,哥哥脾气倔驴似的,撞了南墙都轻易不回头呢,自己再劝也没用,反而是火上浇油了。
想起临行前外公的叮嘱,薛虬微微皱起眉头,这次到京城,能不能如愿以偿的从内务府里领个差事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重修薛王两家和贾家的关系,可不能叫哥哥把这件事给搞砸了,明天还得看着他点儿,这要是出了岔子,可不得了了。
两兄弟各想各的心事,一夜无话不提,且说贾珠这边,躺在床上眯着眼睛,也想着薛家父子的事情。
前世薛姨夫去世得早,也只有薛蟠这么一个儿子,当年可不是个好东西,今生瞧着却是不一样了,薛姨夫还活的好好的,还多了一个叫薛虬的表弟,模样人品却是很是端正,那薛蟠瞅着虽然淘气了些,却不像是会欺男霸女的恶霸,前世所知和今生所见有所出入,尽管如此,贾珠却不敢宽心,第二天一早,贾珠赶在孩子们上学之前和赵宁川打了招呼。
薛家这两个表弟既然要拜在赵先生门下进学,就意味着贾琏、贾琮和贾蓉三个要和两兄弟朝夕相处,人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万一这两兄弟品行有缺,尤其是薛蟠,贾珠可记着这表弟前世还为着个丫头打死过人命,当时抄家的时候,自家帮着把这个官司给平了,可是罪状之一!
再加上链儿前世风流得都下流了,这要是今生薛蟠和前世一样,自己好不容易才有点儿模样的弟弟,可就前功尽弃了,贾珠如何能放下心来?
和赵先生打了招呼,赵宁川顺顺胡须让贾珠放心,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区区一个毛孩子他自诩还是应付得来。
贾珠对赵宁川很放心,提了这事之后,便到了门口,此时轿子已经备好了,今日是大朝会,贾珠这个品级的京官也是要上朝的,因此时辰比往常都早,穿戴也都是按照职位品级一样不错,贾珠还是第一次上朝,有些好奇,刚要上轿,那边贾政的轿子过来了。
贾政掀开轿帘,让贾珠的轿子跟在他的后面,等轿子到了宫门口再进不去了,父子两个下了轿,贾政和贾珠说了上朝的一切事宜,诸如贾珠的品级站在哪个位置此类,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通,又叮嘱了几句。
贾政说的认真,贾珠跟在贾政身旁微微落后半个步子,抬头听着贾政说话,看着父亲严肃的侧脸和絮絮叨叨的话,贾珠嘴角露出一个笑容来,这世上哪有不心疼儿子的老子呢。
等到了上朝的天和殿,贾珠放眼望去此时大殿里面已经来了不少的官员,仔细打量他们所在的位置,和刚刚父亲说的一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周围不少都是户部的同僚,彼此打了招呼,又介绍了其他部里的同僚认识,偶尔前面还有几位上峰过来说几句话。
等人基本上到齐了大殿里的气氛就慢慢安静了下来,等到皇上上朝,贾珠瞧瞧抬眼看去,自己这个品级的官员离皇上委实很远,而在朝会上会上本子的,都是在最前面的那些大员,说的也都不过是没甚要紧的大事。
这么不温不火的到了退朝的时辰,贾珠跟着同僚们一道回了户部,如今户部最是清闲的时候,大伙儿没什么差事做,基本上就是翻翻旧日的账册,在一道喝喝茶水聊聊天,郎中是一司的长官,基本上也不管这些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有脾气和气没架子的郎中还会和下属们一道喝茶聊天,有自恃身份的左右他们有自己的办公房间不和这些人在一处,眼不见罢了,不过,这时候唯一与众不同的,大抵就是贾珠所在的山东司了。
黄则宁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逮着贾珠和这些主事、笔帖式们一道闲聊一次,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斥责,把大伙都怪罪了一通,最后把贾珠叫到自己的屋子里,又是一阵训斥。
“进部里当差是皇上的恩典,喝茶闲聊败坏部里的风气,这若是被上面知道了,贾员外郎你可担当得起!”
贾珠心里暗道黄则宁这是在借题发挥,之前他看自己不顺眼也不过是不搭理自己罢了,如今却是升级到这个地步,虽然如今所有人都这么闲着,但是在当差时间开小差的确不妥,贾珠便没争辩,只是好言好语的认了错。
黄则宁见此,便又说了几句,便打发贾珠出去了,等回到那边,几位主事和笔帖式都围过来问,贾珠摇摇头,笑着安抚了大家两句,大家也不敢再喝茶聊天了,可又待着无事可做委实无聊,便把好多年前的账目都拿出来,就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