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心知肚明启程回京贾家子弟年少有志
说到底,招安一事,归根究底在于信任,毕竟前朝往事历历在目,搁在这群海寇面前的路,哪一条都不好选。
此时萧泽没说话,一直沉默不语的大岛主严松第一次开了口,他的声音有些冷厉,却很沉稳,只听他说道:“我们芦花岛一千一百位弟兄,就算朝廷想要招安,又哪里有这些官职来安顿所有人。这些弟兄习惯了刀剑上舔血的日子,如果让他们回家种地耕田,只怕到了最后,都还会再度沦落为贼。”
萧泽听罢点点头,贾珠见他不说话,知道他在心里想着是否把海运一事说出去,毕竟这件事皇上已经很是心动,而一旦开了海运,接踵而来第一个问题就是海船,走海运运送漕粮需要的海船朝廷极为紧缺,造船的重心都在江船一边,朝廷也迫切的需要能够建造海船的匠人、押送海运漕粮的水手,这些职位,足以满足芦花岛的人群需要。
只不过这件事没有最后的定论,萧泽此时并不能提前告知,不过萧泽的沉默反倒起了不错的效果,严松和胡志反而对视一眼,松了一口气。
在他们心里,如果萧泽满口大包大揽信誓旦旦,他们反而有所怀疑,认为朝廷毫无诚心不过是虚以委蛇,而今萧泽的犹豫和沉思,让他们终于明白,朝廷当真是打算招安他们这群人。
孟安宜一直在旁边看着,此时看到双方的神色,孟安宜一笑道:“府上备好了薄酒,各位不妨移步如何?”
孟家置办的酒席很有鲁菜的特色,每上一道菜,孟安宜这个主人都会妙语莲花的讲解一番来历典故,什么食不言的规矩在这边是半点儿没有,反倒让酒桌的气氛显得很热络——虽然酒桌上就这么几个人。
因为萧泽还有伤,刚端起酒杯,就被贾珠一瞪眼,把酒杯放下了,孟安宜的弟弟孟安宝也在酒桌上,大抵是经过这一次的绑架经历,孟安宝如今看着倒是沉稳多了。
这次和芦花岛两位岛主的会晤不了了之,但是双方的心里都有了一个底,自此贾珠和萧泽两个人决定启程回京。
再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入秋了,两个人各自回府,萧泽自去和皇上商讨海寇一事不提,但说贾珠回到贾府,把贾母想坏了,贾珠这礼还没行的,就被贾母一把拉进怀里,这顿心肝儿肉的,把贾珠的脸都喊红了。
娜仁托雅在一旁笑,贾母放开贾珠,也笑道:“看看我这个为老不尊的,你媳妇都替我害臊呢。”
娜仁托雅说道:“哪能呢,这是祖孙天性,老太太疼大爷,人家别人家都是疼小的,不疼大的,咱们家可正好反了。”
娜仁托雅说完,宝玉也跟着说道:“就是就是,大哥一回来,老太太都不疼我了。”
宝玉如今说话已经很流利了,老太太逢人就说,自家这个孙儿说话都比旁人家孩子快,甚是聪明伶俐,不过小孩子忘性大,才几个月过去,宝玉对贾珠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只是总听贾琏和贾琮提起大哥。
宝玉很怕他老子贾政,但是对一进门就一脸温和笑容的大哥,宝玉第一眼就觉得大哥不是个严厉的人,因此便不大怕他,还跟着大嫂子起哄。
贾母听了把宝玉也抱过来:“也疼你这个小猴儿。”
又拉了贾珠说了好些话,贾母这才放贾珠回去给他父母请安,王夫人的病依然毫无起色,元春在王夫人榻前服侍,此时见贾珠回来,兄妹两个也都想念得很,贾珠问了王夫人的病,元春叹了一口气。
“太医都说了,母亲就只这样了,好在咱们家现在不缺银子,这些补品、药供着母亲总是能供得起,太医也说了,母亲这还算是好的,只是神智不清楚,却是能走动的,如果混了瘫倒在床上的,不出一载,就遭罪了。”
贾珠点头,军队里有因为受伤只能躺在床上的伤兵,最可怕的就是长此以往,身上的肉都陷了下去,整个人就成了皮包骨,而王夫人现在还能走动,有人陪伴着哄着她走动走动,这身子总算没有太大的问题。
等贾珠到了前面去见父亲贾政,贾政自然问了他差事办得如何,还问了王爷的伤势,最后摆摆手,把他打发出去了。
贾珠觉得父亲的心情似乎有些不渝,不过他知道父亲眼下这态度,问他也问不出什么,还不如换个人问问,一出门,贾珠转身就找到了贾政的小厮贾义。
“老爷最近心情如何?”贾珠问道。
贾义看看四周,见没人,便压低了声音说道:“大爷,不知道您回来以后听说没有,大姑娘定亲了。”
贾珠心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