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皇上上朝,文武大臣按品级站定,最开始启奏的几本都是无关痛痒的事,直到户部侍郎李宽出列,举荐户部侍郎沈明奇出任海运总督一直。
海运衙门隶属于户部,因此由户部举荐并无不妥,只是李宽的出列却委实让贾珠大吃一惊,因为就算是户部举荐,也应该是户部的李尚书,不应该是这位李侍郎啊?
此时却见皇上让大太监接过了举荐的沈明奇的履历,正在龙椅上观看了不多时,就放在了一旁,没有对户部的举荐说什么,反而是目光落到了吏部尚书身上。
“吏部可有什么举荐?”
吏部尚书连忙出列,刚刚被户部的人抢先了一步,吏部尚书心里正懊恼着呢,刚刚看皇上再仔细看履历,生怕皇上一点头,这事儿就定了,那岂不是棋差一招满盘皆输,他这心正七上八下的,皇上却点名唤了他,他这才放了一半的心。
“回皇上,臣举荐原漕运总督万怀义。”说完,也递上了万怀义的履历。
皇上同样看完了,也没说什么,倒是让群臣发言,这下下面两派的人各抒己见,朝廷顿时就争论开了。
皇上在上面看着为这两个人说话的两伙人,眼神扫过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个人,脸色一沉,心里面有些恼火,下面争论得越欢,皇上的心情越不愉快。
而此时的贾珠听着这些人已经从最初各自陈述两位大人的好处,到了攻讦对方的缺陷,越说火气越来,不由偷偷瞄了眼上座的皇上。
虽然贾珠的位置离着皇上并不近,但是因为勤练拉弓射箭的原因,贾珠的眼神倒是比一般人要好得多,此时瞥见皇上脸色很是难看,心中不觉暗暗点头,又为吐沫横飞的这些大人们叹息。
皇上正当壮年,这些年又因为对外国威大振,对内剪除内患日益乾坤独断,这种时候选择站队,真是找死之举,不过贾珠想着这些,不觉又想到这些皇子们,如今是地位尊贵,但是有朝一日新皇登基,如今谁蹦的越欢位置越高,将来就跌得越惨,轻则空有其名无有其实,重一重连性命都丢了,兄弟之情在皇家却是鲜少的。
想到此,贾珠不觉想到自家贾琏和贾琮两个小兄弟感情甚笃,贾蓉这个侄儿也乖巧懂事,就剩下一个宝玉,贾珠想着贾母对他的溺爱,脑瓜仁都疼,不过又一想,算了,等留着一起管教,总不可能一直放任着他。
贾珠这边有些溜号,神情上就带出了和别人不同的模样,旁人有的虽然没有出列陈词,但是心里也有支持的人选,正暗中较劲咬着牙心里念佛,这是一种神情,而另有些人觉得此时与己无关,但是也好奇这两个最后谁能赢得这个位置,也都仔细听着,脸上带出了另一种神情。
皇上心里不痛快,耳朵一边听着下面的人争吵,眼神也在扫视下面的众人,把每个人脸上的神色几乎都尽收眼底,待看到贾珠,皇上自然看出了他和别人不一样来。
这个贾珠倒是真的对这总督的职位落在哪个人的头上漠不关心,看这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去了。若是放在平常,贾珠这样溜号也算是大不敬之罪,但是皇上现在被众人的神情腻歪到了,再看贾珠,就觉得心里愉快了。
想想这贾珠,在户部办差也是半丝没错,听说之前在山东司吗,那黄则宁对他多有为难,他却既不不敬上峰,却又没有消极怠工,反而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从一个武夫上手了户部的文差,着实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
再想着前番出任钦差,回来后宿正钦的折子对贾珠也是多有称赞,皇上知道宿正钦这个人性子最耿直,他说贾珠不错,就真的说明这个孩子有过人的地方。
皇上想到此,忽然心里一动,贾珠现在是在福建司吧?这次海运衙门下设的那个船厂,其中大部分船工和水手都是福建那边招安而来的海寇,而这件事之前贾珠跟随皇弟在山东的时候也经手过。
一这样想,皇上之前堵得一丝亮光都没有的心里,瞬间就开了两扇大门,皇上脸上也多了份笑容,如果让贾珠出任这个总督倒和心意,只不过,皇上是现在才刚有的想法,并没有和什么人通气,眼下没有人举荐也是不成的。
因而皇上便打算对这人选今日不做决断,等退了朝找个合适的人交代一番,下次上朝的时候再议。
然而就在此时,有一人出列,扬声道:“皇上,臣也想举荐一人。”
众人一看这人是谁,正是最让大家伙头疼的顺天府府尹、内阁大学士宿正钦,这位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性子又古怪,不管是软的硬的这人一概不吃,大家一看他要举荐,心里都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