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间会是多久,也许是五年也许是十年,又或者更长,但是贾珠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急躁,因为时间越长,根基扎得就越深,也就越不容易被推倒,要迎接冲击,不做到这点又怎么能行?而且,更重要的,贾珠想着皇上年轻英气的脸,不由笑了,他们,还都年轻!
等待并不意味着无聊和漫长,顺天府虽然没有人敢无故闹事,但是大大小小的纠纷、诉讼还是层出不穷,出任府尹以来,贾珠接手的各种离奇的案子还真是不少。
宫里皇上依然活力无穷,并且从年轻的士子中发掘了不少可用之才,其中有一个人名叫马聪,贾蓉他们这一年落了榜,三年后的恩科中了一甲榜眼,在翰林院做事,很得皇上的器重,林如海也对这马聪赞不绝口,说他很务实不说空话,是个经世致用的人才。
马聪的名字贾珠听了不少,但是却一直没见过,等真见到了,可让贾珠吓了一跳,原因无他,这位让皇上和林如海都赞不绝口的马聪,正是当年在醉云楼中大放厥词强烈的表示对自己和海运不满,继而被一位老者骂了个狗血淋头红脸遁走的书生!
经世致用?!贾珠挑了挑眉,好吧,不是他记仇,而是这种评价对上眼前这个人,真是太过惊悚了。
马聪见了贾珠倒是不慌不忙,还深深的做了个揖:“贾大人,如果不是当年因为您的事我被骂醒,如今也许我也和曾经的同窗一般,成了一个碌碌无能之辈。”
显然,贾珠微微愣了一下,而皇上对此非常好奇,一再追问之下,马聪也没隐瞒当年自己的幼稚想法,如实道来之后,皇上对马聪这个人的评价又上了一层楼,当然,皇上哈哈大笑对贾珠说:“朕就说,你是朕的福将!”
贾珠无奈的一笑,其实他与这件事真没什么关系,当时并不只是马聪一个人听到了老者的话,可是那些人里除了马聪,如今谁又成了大器,归根结底,还是马聪的能力。
当年最是对海运不屑一顾的马聪,经过这么多年的专心研究,对海运方面倒是见解独到,翰林任满之后,皇上便把马聪调进了海运衙门做萧泽的副手。
实际上了手,马聪的这些见解大多数都很有成效,萧泽也终于可以准备卸下海运总督的差事,专心天听处了。这几年可把萧泽累得够呛,更何况海运并不是他的强项,贾珠暗地里也帮了他不少的忙。
就在这刚刚闲下来的当口,金陵传来了急信,是王老太爷的亲笔书信,最近王老天爷的身子每况愈下,如今也到了只是熬日子的时候,老太爷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孙女王熙凤,因而来信想让贾家履行当年订下的婚约。
两个孩子的年纪也到了能成亲的时候,王老太爷这信一到,贾母看过之后,心里也不好受,回了信回去,便开始准备放定的事了。
贾府开始准备亲事,虽然很仓促,但是事情紧急也顾不得这许多,好在贾府也不是第一次办喜事了,倒没多忙乱,贾珠最近又不忙,跟着帮忙倒很是有条不紊的进行布置,倒是贾琏,这次的新郎,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当年王家到京城来给先皇祝寿他还见过王熙凤,那时候的事虽然他忘了很多,但是那个自己的小小未婚妻长什么模样他还是记得的,不知道当年的小丫头现在是什么模样?
想着自己这几个妹妹如今是一天一个样,贾琏心里面也想象开了,他外面这些年的那些朋友,出了世交的子弟之外,因为经营铺子的关系,三教九流的朋友也不少,当然,应酬多了他自然也就有过一些荒唐事。
但是在家里,贾琏可没收用任何一个丫鬟,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宁愿在外面花钱疏拢一个清倌一段时间。
小丫头……想着这么多年依然记得清清楚楚的那双眼睛,贾琏心里一阵美滋滋的,继续开始筹备成亲要用的东西。说到避嫌,现在时间匆忙,还没这么多规矩。
等到成亲的日子定了下来,王家那边来人收拾京城这边的院子,让王熙凤在京里出嫁,王家从金陵运来的嫁妆也都是价值连城看着让人头晕目眩,当然,贾家给的聘礼也极为丰厚体面。
王熙凤的出嫁也称得上是十里红妆赚足了体面,但是其实王家人心里都清楚,王家和贾家,如今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自从先皇驾崩之后,王老太爷唯一能够指望的老臣的情谊已经随着新皇的继位而烟消云散了,王家这回是真的落寞了,家中的财产都是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当年曾经号称让龙王都自叹不如的王家,如今也是吃老本的境况。
就连薛家,如今也凭着皇商的头衔和贾家的关系越发得意了起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