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前置条件,类似于流浪位面的京城户口,这基建就是拿户口的。
也别觉得移动、联通团队奉献小……不管是手机领域还是网络电缆,这等于给50年代开千里眼、开顺风耳,欧美都没有呢。
开眼张耳的贡献当然可以换来京城户口!说的不客气点,以这个团队的重要性就算不买房,单位集体发房子,他们也是最优先能领到房子的。
建设之后,你再用建设时的薪水买房,就是正常交易了。
本人没建设奉献基础,你有再多钱也没资格下场。
而另外一些符合1953年现行政策的,房产交易??脑子灵光的游客也有资格,急不可耐跑来买房,也是基操。
现在买房的几个,就是把他们在平陵的房产、工厂、各自的技术资料等捐给上层累积贡献值,也类似于拿户口,才来的。
捐献越多的贡献值越高,能选择的买房区域选择、以及能买多少间房的额度就越大。
这对大家都是双向利好。
之前几批穿越者的手机等随身物品都是自愿上交利于国家技术发展,但上面肯定不会强迫所有人必须上交一切。
说来说去,这也是一种和平的资源互换,无非是一个个判定标准比较令人头疼,这些标准可能适应于现在,但指不定哪天就得更新换代。
比如平陵没穿越前,累积的穿越者只有一千多人,几辆轿车,当时的环境你捐一辆轿车对情满位面是什么帮助?平陵穿越了,近400万辆轿车,还不包括三轮、老头乐!你再捐一辆轿车是什么贡献?
前者的贡献度若是1000,后者连一都不足。
要是再过几个月,新上沪城又穿越过来了?那车子更多了……
这些标准如何评判,都让美男子领导的专家团头疼了一阵子,但也必须定一个标准,大家都不傻,一旦未来几年、一二十年内新中国有20多亿人口?
哪怕靠商品倾销全地球,只要京城还是京城,这里的房价就必然会芝麻开花节节攀高!
京城居大不易也是贯穿人类文明史的。
而王承光现在感知到的,还是南锣鼓巷95号院里,有几个来自未来70多年后的家伙,在部分居委会领导带领下,试着和何雨柱、何雨水兄妹商谈想买对方的房子。
因为那整个大院,除了何家房子和聋老太太是私房,其他基本都是红星轧钢厂或其他厂提供的职工居住房,那里面甚至有部分是王半城马甲开办的工厂职工宿舍。
只有私房才能交易买卖。
当然,现行规则里,原本居住于京城的本地人和工人想要购买私房,肯定不需要穿越客们的贡献值打基础了,他们本身就有户口,你在一二环卖了自己的房子,想去三环买,只需要支付第二套人民币就行。
两个不同世界的融合,不同货币体系购买力问题,带动的蝴蝶效应也很大,可现在就是何雨柱等工作一个月几十元薪水。
这是第二套人民币。
而千万穿越客们,银行里大部分存款都被认可为对等价值的货币阶段……也别觉得夸张,大部分人还是996和007,不谈各种网贷,手里有几万元存款的能有几个??
多少人还是月光族?
伟人就是看到了千万人里的绝大多数人的窘境,才承认一对一对调,这照顾的也是平行世界的牛马苦力007!平陵那边工资提升了,不加班,假日多了,但消费基础也高。
换个方式来说,还是类似于80年代国人去港岛洗盘子,都比内地赚的多很多,攒够钱回国也算发财,富裕了。
现在平陵与平陵外的中国其他城市对比,性质差不多。就王承光这个原京城公务员,存款也只是小5位数。
至于大部分富豪,大老板和资本家?你抛开各种金钱来往、花团锦簇的对外报告等等,真能拿出来的流动现金也不会离谱的没边,不过他们和大多数007和996对比,又是另一套兑换体系了。
教员照顾的是绝大多数,最贫苦的底层利益!
而两个世界的融合,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
这还是只有千万人穿越呢,要是再来几千万……复杂等级还得上调好几倍。
王承光现在就是好奇,何雨柱卖房之旅顺不顺利。
说起来这个傻柱也才18周岁,妹妹何雨水7岁左右,但因为亲爹何大清在1951年跑路,两个人过的挺窘迫。
…………
王承光和陈惊抵达南锣鼓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