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过着,渐渐的北方不断传来大捷的消息,靠山镇也慢慢恢复了生机,各种酒馆、客栈、小商小贩也开始上街叫卖,日子好像慢慢开始变好起来。
桃丫正在家里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缝制衣物。眼线镇子上的布庄也开始营业了,桃丫拖李婶子上镇子的时候给自己捎回来不少棉布,还花了5文钱买了一兜子的布头,里头有不少巴掌大小的绸布、锦缎的布头,桃丫挑了挑,把一些材质好的挑选出来,想着给娃娃缝制些肚兜,眼下家里的银钱所剩不多了,桃丫正着急想法子挣钱哩。
春夏的时候采了不少笋子,雇了李婶子和他家几个媳妇儿再在村子里选了几个手巧的媳妇儿一起帮着做了几批熏笋子。
挖笋子本也就是她们惯常做惯了的活计,几人一上午便能挖上几十筐子,只是每每她们自己做出来的都不大好吃,笋子是鲜美但是总有一股子的麻瑟的味儿,加上家里都舍不得放油,往往水煮一样就上了桌,庄稼人也就图个温饱,能填饱肚子就行也不管什么好不好吃哩。
但是李婶子自从尝过了桃丫的手艺就知道这丫头是个手巧的,做啥都好吃,果不其然,自打春日里尝过了桃丫自己制的熏笋子,直呼真真是好吃,这可比镇子上那些卖的好吃的不只是一星半点哩。
桃丫遍问道如今镇子上是个啥情况,李婶子正好前几日回去听说“如今北边情况好转,战事连连大捷,说不定再有个一年半载的就能平息了。”
“真的吗?婶子?”“嗯嗯是哩是哩,哎说不定啊大山兄弟很快就能回来哩。”
“是么,夫君·······”桃丫一想到自家夫君离家已经快要一年了还是半点音讯都没有,每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桃丫都抱着自家夫君的衣服流泪,只盼着他能安好,早日归家哩。
李婶子见她伤心,怕孕妇总流泪不好忙岔开了话题道“如今市面上东西慢慢开始多了,你看看有啥需要的改日我上镇子上给你买去啊。”
“嗯,婶子,多谢了!”“傻丫头跟婶子还客气个啥。”桃丫想着正好把春日里熏制的那批笋子拿到镇子上卖,如今各家刚刚恢复,集市上的吃食怕是也不丰富。
只是如今自己这身子越发的重了,山路遥远也不敢去冒险,正发着愁,就见沐哥儿进来道“阿姐,我想着明儿个和李婶子去一趟镇子上,听说明日有大集,我想把咱家熏制的笋子拿到镇子山去卖卖看。”
桃丫听得沐哥的话心下欣慰,这孩子怕是已经看出了自己的想法,又怕自己担心他一个孩子不好说出口,便自己提出来了。
“沐哥儿,你能行么?干娘怕你一个孩子被人欺负了去。”
“阿姐您放心,原本我家就是经商的,这些年我啥都经历了,不害怕的,您忘了我在靠山镇还当过一年多的乞丐哩,镇子上的情形我都懂的,要是您还担心,第一次我让李阿奶同我一同去可好。”
“嗯,好,我看行,还是让李阿奶先同你去这一回也知道是个啥行情,咱们再做打算。”
“行,那我去准备哩。”桃丫和李婶子一说李婶子立马叫好“那感情好哩,你这笋子绝对能卖个好价钱,这沐哥儿是个好的,能读会算的,办事也沉稳我看没问题。”
第二日一早,桃丫早早的给二人做了早饭,还准备了兔肉烙饼子,叮嘱道“晌午饿了在镇子上买点吃食不要省这几个饭钱,咱们这一路道远路上注意安全哩。”
“行了,桃丫头有我哩你就放心吧啊。”“原本柱子和小宝也想上镇子上去的,但是这一次不是去玩,桃丫便对二人道“柱子,小宝,沐哥儿这次去有正事,等下回去玩的时候带着你们啊,乖乖在家帮阿姐喂兔子可好。”
几个孩子都听话的紧,阿姐说的立马照着做。沐哥儿还说“等我回来给你们捎个糖葫芦啊。”
“哦哦哦,好嘞,好嘞,有糖葫芦吃喽。”两个高兴坏了,立马拿起竹筐子道“我们去喂兔子哩。”这样李婶子和沐哥儿赶紧赶着骡车往镇子上走去,得趁着早到集市上占个好位置哩。
等到了镇子上,沐哥儿赶紧往集市上水桥旁走去,李婶子见着这街尾这有空位怕人抢了去忙道“沐哥儿这儿这儿,搁这儿,这有位置哩。
”沐哥儿边往前走边对李婶子道“李阿奶,我知道有个好地方,您随我来,准没错哩。”
“哎呦,这孩子,瞎折腾啥哩,眼看日头高高的时辰不早了哩,咱还是赶紧摆上别耽搁时间哩。”
见着沐哥儿往前走,只得赶忙跟上。到了水桥旁,见着这边街上往来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