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的地方先种水稻,干旱些的先种些麦子,等到水渠通过来了再改由麦子为水稻,因为气候适宜,土地也很肥沃一年能种三季,这样收成大大的提高了。
另一边萧三领着在山坡上开垦荒地种些玉米、高粱、木薯还有地瓜土豆,这些东西耐旱些,但是也需要浇水,桃丫决定像夫君之前在乌云山那样用竹子从山上引山泉下来。靠近秦峰领南面的几座山地处南方,上有大片的竹林,将竹子砍回来后从中间掏空了再从山上往下接山泉,在山上的坡地设许多分流的管子,然后再选一片平坦的地方挖一个小的蓄水池,这样浇水倒是方便些,正好这回砍了足够多的柱子,桃丫决定直接往上下庄子内接,沿途可以灌溉用,还可以给散养的鸡鸭大鹅设一些水槽,然后往山下村子里挖一个大的池塘,山泉水直接接入到每一个房子里,各家在院子里挖一个水槽,篾匠师傅们统一给做好简易的阀门安装在接山泉的竹管上,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关上就行,泥瓦匠师傅又给各个厨房挖了水槽水就接到了里头,这样烧饭、洗菜什么的都方便了许多。
学堂花了一个多月总算是建好了,看着学堂里一水新的桌椅板凳,齐沐泽心里非常骄傲,这是村子里每一个人的心血和付出,包括这些可爱的学子们,他们已经上了一趟最好的实践课堂,好多孩子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切割木头的步骤,有些聪慧的更是知道如何开凿榫卯,如何对应拼接,下回谁家需要桌椅板凳这些孩子们就能干好了。顺便在院子里做了好些秋千,木牛流马,小木推车,跷跷板之类的给娃娃们玩着,因为是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学堂大家都十分的珍惜,谁要是碰坏了哪里都是心疼不已想着赶紧的修好哩,村子里的大人们没想到这群狼崽子们平时淘气的紧,到学堂里就换了一个样子哩,心道“这齐小夫子还真是厉害哩,你看看一个个这听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