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她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
考完最后一门英语课,颜若坐上公交车回家,现在是十一点多,工作日,还没到上下班高峰期,颜若等了一站地,成功坐到座位上。
本来就是平平无奇的坐一趟车,可是等一对抱着小孩的夫妻上车后就变得不平常了。
颜若很快站起来给女人让座,站在旁边拉着扶手站着。
女人在座位上坐好,男人在她旁边站着。
那女人抱着的小婴儿嚎啕大哭,女人忙着哄她,无果后又想去捏那小婴儿的嘴想让哭声轻一些。
夏天本来就热,车窗开着,燥热的灌进来,车厢里各种汗味儿混合,又热气味儿又难闻。
后排的乘客格外不耐烦,嗓门响亮:“能不能哄哄孩子啊,哭得我耳朵疼。”
立刻有人帮夫妻俩说话:“孩子那么小,大家就体谅一下,孩子小管也管不了哇。”
颜若旁边还站了个女同志,胸前挂着个照相机,车子一拐弯,女同志站立不稳,胸前的照相机差点磕到扶杆。
女同志第一反应不是去抓扶手或扶栏杆,而是去保护相机,眼看失去平衡的她往旁边歪去,颜若伸手拎住她的手臂,手臂用了点里,把她拎回原位。
女同志没想到这个拽她的姑娘力气那么大,赶紧抓住扶手,站好后对颜若笑了笑,说了声谢谢。
“不客气。”颜若说。
公交车上燥热还有汗臭味儿,她本来想下车走两站地回家,到现在为止,今天的经历还是平平无奇。
没想到就在车快到站,在她准备往中间门走的时候,她看到抱孩子的夫妻俩,头上冒出几个大字“人贩子”。
她的吃瓜系统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这不是提示她要行侠仗义抓人贩子吗。
颜若停下脚步,内心一阵翻腾激动。
她这才去观察那夫妻俩,都是四五十岁,现在人生孩子早,又已经实行计划生育,颜若最开始就以为他们是小婴儿的爷奶,没想到是人贩子。
这两人的长相都很平常普通,掉人群里都找不出来的那种,男的穿灰色工服,寸头,四方脸,眼睛小得只剩下一条缝,女的膀大腰圆,满脸雀斑,看起来很质朴。
可以确定的是,这俩人贩子没有同伙。
可是,怎么抓?先控住住男的?
窗户开那么大,女人坐的是单排座,她就坐在窗边,窗户开那么大,成年人出入都没问题,她狗急跳墙把小孩扔出去受伤怎么办?
正当她心念急转时,听男人贩子叫那妇女:“起来,下车。”
说完,男人贩子就往车中间走,妇女连忙站起来跟上。
颜若下意识赶紧跟上,过道里稀稀拉拉站着乘客,颜若不让也要下车的乘客插队,就跟在男人贩子后面,她身后,就是抱着孩子的女人贩子。
到了车门口,颜若抓住扶栏,抬起一脚,猛地踢向男人贩子的屁股,防止撞到前面乘客,她是斜着踢的。
她这一脚用了五成力气,那男的斜着向前扑去,“噗通”一声狠狠摔在马路牙子上。
被他连累的也往前扑倒的乘客骂骂咧咧:“瞎了吧,看着点路。”
颜若来不及多想,回头抓住身后女人贩子的胳膊,那女人立刻扯开喉咙大叫:“打人啦,救命啊。”
颜若边把她往车里推边大声说:“别让这俩人跑了,他们都是人贩子,快,把趴地上那男的也抓住。”
最先相应她的是那名女记者,她的动作比一般人都快,马上招呼众人下车去抓那男的。
“一定要把那男的抓住。”颜若说。
女记者对颜若有好感并且格外信任,说:“交给我,跑不了。”
颜若推搡着把那妇女推到前面宽敞处,颜若伸腿勾那妇女,那妇女立刻带着孩子跌在在地,坐在地上好啊,省得把孩子从窗户扔出去。
颜若蹲下,一手压在妇女肩上,那妇女肩上似有千斤力量,压得她根本就起不来,只能杀猪一般的嚎叫:“救命啊,打人啦,她诬赖好人,我根本就不是人贩子。”
“司机,不要关门,人贩子的同伙还在车下呢,等会儿也抓上来直接开车去派出所。”颜若声音急促。
司机都懵了,就开个门的工夫怎么就有人贩子了呢。
颜若语气笃定,本来司机应该关车门出发去下一站,他没动,反而号召大家下车把那男的带上来。
车内乘客全都躁动起你怎么知道是人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