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首飞竞争
关中龙首原,研究院建设工地。黄承彦驱车来这里时,才发现研究院建立在龙首原南部的湖泽边上,附近已扎下几片营帐。烈日之下,万余人劳作,或开挖地基,或夯实地面,或开挖建造砖窑。而舟船往来,运来预制好的各类木材、石灰。等靠近后,就发现也有许多大锅正熬煮糯米汤,这是拿出修筑城墙的态度来给研究院建设屋舍。最大的营帐内,黄月英反复拨弄算盘,手速极快,十分娴熟。当黑熊算出浮力与飞灯体积比率时,黄月英也几乎大致算明白了。对她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关中布帛流通便捷,民间也有拿布帛继续充当辅币的习惯。可想把一个成年人升空飞起来,还要加上吊篮、燃料的重量,这就需要一个更大、且坚韧、牢实的飞灯。为了尽可能载人升空,她已经决定找一个身形纤细的荆楚少女,以降低飞升的难度。就连飞灯的材质,也不准备弄双层粘合,两面上漆,定型后反复刷漆固化的技艺。就弄一层丝绸,贴合固定后内部刷漆简单固化即可。她捉笔记录自己的构思,还需要制造模型验证,一定要赶在九月前完成。今年重阳酒宴会邀请官吏、名士赴宴,在这之前完成载人飞天,将一举成名。她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也有甄宓的支持,可竞争压力时刻都包围着她。现在主流飞天术有三种,孔明灯其中一种,另外两种是飞鸢载人,还有一种给人双臂改装羽翼,从高处助跑后借风升空。而八月时北风强劲,飞鸢派士人不会浪费这个机会。会不会将人摔死,这已经不重要了。黄月英刚将笔记本装入随身木匣,甄宓配给她的小女仆辛宪英就拿着名帖来报:“夫人。”她递上名帖,黄月英见是父亲,立刻就想到来意:“准备茶点,就在偏室,你带几人将这里打扫,不要遗落文字图纸。”“喏。”辛宪英入选,就因她学习过人,不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比她大三四岁的侍女也不如她学习快。自然被甄宓引为臂助,协助管理东乡度支账册。黄月英不敢让木匣远离身边,木匣装在一个斜挎单肩皮包,确认皮包锁扣牢固后,她才走出帐篷去迎父亲,配给她的两名贴身女侍卫立刻跟随。若无必要,黄月英不想会客。随着秦宓从蜀中返回,带来了许多织工身份的蜀中士人,这些人真的不怕死,是飞鸢派的狂热份子。而汉中籍贯的天师道信众,构成了羽翼改装派。双方时刻都有实验摔伤的例子传来,这让黄月英不得不仔细保管自己的数据。旁边不远处的帐篷里,另一个小侍女烹煮茶汤,奉上一碟胡麻油甜酥后就退了出去。黄承彦端着小碗,用木勺挤压酥团,送服口中品尝。尝了几勺就说:“关中甜酥就是不同,比之襄阳更为清甜。”他随即饮茶,说:“自黄祖受封鄂王以来,宗内惊惧。得悉月英造孔明灯受封长明君,族中上下遂安。我来时,族内凑集五百金、布帛三千匹已然从南乡装船,再有五六日就能运抵关中。”这几年荆州巨变,天下各处形势变化也如迅雷烈火。 让黄承彦顿感自己跟不上时代变化,而现在不管是蒸汽机还是孔明灯,更是让他生出麻木之感。简单讲述族里的变化后,又说:“大司马限制吏民无故流动,若无许可,族内晚生、仆僮也不便入关。若是月英能疏通关节,仅我黄氏就能援助五百丁壮,以供驱使。”黄月英左臂夹着斜挎的皮包,右手握着茶碗思索:“听父亲言语,舅父、姨娘也要出力”“是,绝不会少于族内。”黄承彦说着轻叹:“大司马限制严密,两家青壮、仆从与荆襄、南阳士人千余人已聚集南乡。就等幕府通关令文,伊机伯也鼎力支持,却不敢轻易放行。”“父亲,女儿这里的确是缺人,可这件事情还需要请东乡夫人疏通。”黄月英也是为难,就说:“蜀中士人仅仅这两三日间,就摔伤五人。女儿这里,绝不会有摔伤之事,不成即死,绝无余地。”飞鸢派进展神速,唯一限制飞鸢派的就是关中闷热少风。而去南山、甘泉山又是险峻偏远,又或者风力太强,没有取得成熟、可靠的经验前,飞鸢派也不愿贸然前往。再说了,飞天这种事情,你必须当众飞天,去深山就是凌空九霄之上,不为世人所知或认可,也缺乏意义。听了黄月英的话,黄承彦扭头看帐外蔚蓝无云的天穹:“大丈夫处世当留大名尔,何惧生死”“是,女儿这就向东乡夫人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