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沿江起伏的地貌和各种山地、丘陵,用15个师团组成了第一道防线。
而其中的三个桑本帝国师团,正是驻守在这三个城市,虽然不是桑本帝国的甲种师团,但乙种师团人数也不少,达到了2.2万余人。
由于最近几年,桑本帝国在第一次战争失败后,做了“深刻”的总结,增添了许多装备。
例如大炮,在原来的师团中,只有师团内有一个炮兵联队,配备75毫米山炮36门,105毫米榴弹炮24门。
只有作战时,才会把这些大炮加强到下边联队当中。
但是现在,桑本帝国也学着大宸,加强了炮兵火力,不仅将师团的炮兵联队变成了重火力,同时还下放了很多的轻型火炮到基本的中队大队。
当然,大炮增多,特别是09式半自动步枪的装备,增加了后勤压力。桑本帝国每个师团内的卡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了。
准备就绪,129年1月10日。
当午夜零点的钟声响起,正式进入11日的那一刻,浮屠江上,万炮齐鸣。
122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流萤,落在对面桑本帝国的阵地上。
一团一团的硝烟闪现,几乎让浮图江成了不夜天。
炮击一直持续到早上七点过,天蒙蒙亮都还没有停止。
根据前期传回来的情报,重炮正在挨个的对河对面的各种堡垒、永备工事和交通枢纽进行炮击。
而射程不够的105毫米榴弹炮,则主要被对侦察到的阵地进行炮击。
不过桑本帝国暂时看起来,炮兵火力还没有被压制,不时还能组织起反击,将他们的炮弹打到大宸的土地上来。
果然,在增加了火力和装备后,帝国跟大宸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啊,这一次帝国必定胜利。
看到这一情况的桑本人心中乐观的想道,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的大规模炮击,不过只是战斗开始前的开胃小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