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这周围并没有陌生人都是他熟悉的邻里。
可那些所谓的邻居他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们都恨不得离他远点,也不会有人好心帮他拦住一看就是冲他而来找茬的人。
“你听见有人叫我回家吗?”
跟在嬴政身边的侍从摇摇头:“回公子,没有……”
“……”他又看了一眼那边举止怪异的三人,“回去吧,阿娘要担心了。”
嬴政往回走去,走的时候也不忘回头看一眼,却看见了颇为惊奇的一幕,那两个男子倒了下去,而之前那个妇人像是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
他眨了眨眼
,确定不是自己眼花,心跳乱了起来。
带着身后的仆从急匆匆回了宅邸。
“阿娘,”
嬴政还没进院子就喊赵姬,“我回来了。”
赵姬听见嬴政的声音,也是面带笑容地赶忙走了出来。
只是以往温馨的场景却让嬴政心惊,他看见他的阿娘自一穿着枯绿色曲裾深衣的女子身体穿过。
那气质高贵淡然的女子就像是夏日里淡薄的雾气一样,轻飘飘的随时都可能散去。
但给人的感觉却无比厚重,像是高山立于眼前,让人不得不去仰视崇拜。
嬴政看过之前怪异的场景,再来这么一出竟也稍稍有些习惯,反正他面上是没有失态的,依然活泼地跑着扑进赵姬怀里。
听阿娘平日里讲的灵怪故事,他觉得他不能表现出能看见的样子,他不能看见‘她’。
他被赵姬抱了起来往屋内走,装作没看见对方的样子,只是和赵姬聊起了日常琐碎。
经过那人的时候,他控制不住的心跳快了些,好在赵姬用手绢给他擦汗,笑着问:“在外面跑累了吧,心跳这么快。”
他顺势装作不好意思:“阿娘,儿以后一定早些回来。”
赵姬笑得温柔:“没关系,在外面多玩些时候,小孩子不需要想那么多。”
“刚刚明明在附近的,怎么不见了……”
清雅而缥缈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嬴政环着赵姬脖颈的小手微微攥紧。
作者有话要说
(一些资料,可以跳过)秦的货币体系:秦始皇统一前各国的货币可以用“四大货币”周王室统治下的城市及三晋地区使用布币,燕国、赵国、齐国使用刀币,楚国使用铜贝(蚁鼻钱)。
而秦国使用的是圜钱。圜钱最早为魏国所铸,最终被秦国发扬光大。秦国铸币较晚,据考证不晚于秦献公时,秦国开始自主铸造圆形圆孔铜钱,在此之后,秦国使用的都是圆形钱。秦献公及秦孝公时期使用的是圆形圆孔铜钱,到了秦惠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次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秦惠王时发行的这种半两钱,在外形上与秦始皇时期的“半两钱”几乎无异。比如可以确定年代的四川青川郝家坪50号墓(秦昭王元年),墓中发现了7枚半两钱。
秦惠王时的半两钱钱面上只有面值,而没有地名,这是秦国货币有别于其它各国货币的地方。这是因为在秦国,钱币只准许王室铸造,而地方不能铸造。由秦惠王时期建立的货币制度也一直被后代秦王沿用。在秦始皇征服六国的过程中,也是秦半两钱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的过程。
虽然秦半两的重量并不标准,但这并不影响半两钱的购买力,甚至在很多时候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普通的年份里,每石粟大约只有几十个钱,1斗粟只要3枚铜钱就够了,可见当时物价很便宜。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专家甚至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强行推行秦半两,但货币供应量不充
足,导致经济萧条。又有些人认为,秦朝统一以后,就把富有的人和各国的贵族迁居到了咸阳,函谷关以外基本没有大城市,也不需要太多的商业交流,因此社会中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钱。结果就是货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导致物贱钱贵。
另外一个导致物价降低的原因,是因为秦王朝废除了六国货币。六国原本富裕的人为了自己财富的保值,就不得不大量抛售财物和财产,替换为秦半两,导致秦半两成为市面上的稀缺“货物▌()_[(.)]▌?▌%?%?▌()?()”
,进而导致半两钱的购买力大幅提升。
当然了,秦二世在位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为了增加市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紧急铸造了很多质量低下的劣币。与原本的秦半两钱相比,新筑的钱币重量减半,是名副其实的轻钱,而且这种轻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