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没料到啊,为什么没有人来提前通知他一下?
他赶紧看向上首坐在秦王政左侧的华阳太后,只见姐姐微微摇头,像是在说她也不清楚这件事。
阳泉君又皱眉看向吕不韦,眼珠转动间思索着几方势力关系。
后面什么给吕不韦挽尊说的,丞相的权力还在他手中的话,众臣都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他们头顶有两个丞相了,还是分出高低的那种。
几乎是瞬间,朝中人的目光就投到了吕不韦身上,作为之前唯一的丞相,秦又是尚左的国家,吕不韦自担任丞相以来,他的位置一直在左列最前方。
右列最前面的那位是嬴姓宗亲,现在新王命令一出,这位置就要变一变了。
首先左列最前方的位置只能由太叔九,也就是现任左相占据,右列最前方的位置才是吕不韦的。
他们都想看看吕不韦该作何应对,因为按理讲,太叔九的功绩封个丞相绰绰有余,就算是把吕不韦踢下去,换太叔九做那个唯一的丞相,也不算出格。
除了吕不韦那边的人,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
旁观者最多也只能感叹一句,功绩声望压人啊。
这里面唯一的变数可能就是太叔九自己愿不愿意了,但这人都站在这里了,怎么可能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官职的呢。
瞧瞧听听,他们已经看见太叔大良造大方上前,行礼谢恩了。
“谢大王封赏,臣愿为我大秦累世基业辛勤……”
后面半句说的什么吕不韦已经忽略了,无非是些场面话,他抬眼看向上面坐着的幼主。
只觉得有些浑身发冷,有一个词叫做主幼国疑,但他从嬴政身上看不到这一点,这一手借大良造打压他的手段真是……令人意外。
他甚至有些怀疑,太叔九之前立的人设是否都是虚假的,为的就是蒙蔽他们,让他们忽视这位拥有着强竞争力的对手。
不然完全说不通太叔九为什么会突然倒向秦王政一边,总不能是对方真的会相面之术吧。
吕不韦想起之前动荡期还是他派兵保护的对方,为了对方安全他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结果到了例行封赏的时候,立刻被幼主背刺了一把。
他在新王身上看见的影子,那个身影……好像昭襄王。
这手段,以大良造的功劳来压他,虽然名声上有些不好听,自己父王一去世就暗贬了托孤老臣,但大良造为大秦奉献这么多还不封官更不合理。
他的委屈在这天下人注视之下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且……上面那两位可以出面阻止的,想是不会为了他出声。
越高位的人总是越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不管是华阳太后还是王太后赵姬,都不会为了他阻止太叔九入朝为官。
新王做的‘赏罚分明’,她们如何不支持呢?
他下意识又抬头去看,身上涌起寒意的同时他觉得一阵晕眩,他似乎看见了不应该存在的第四个人。
祂?
应该是她,她坐在秦王身边,气质端庄而又包容,笑着望底下的人,像是对这个决定很满意。
一股温暖的感觉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吕不韦沉浸在舒适之中,温暖的气息浸透了每一个毛孔,一时间竟忘了说话。
吕不韦闭眼又看去,她不见了,那里坐着的三人依旧是华阳太后、秦王政和王太后赵姬。
他刚刚看见的影像九像是错觉一般,转瞬间她就如泡影消失了。
****
吕不韦沉默的时间太久,华阳太后微微侧首看了对方神色,没看出他有什么异常,心里揣测吕不韦的打算同时咳嗽了一声。
她用眼神以及微小动作,示意她弟弟阳泉君出来说话。
阳泉君接到姐姐暗示,立刻出列拱手道:“大王英明,大良造为我大秦鞠躬尽瘁,区区左相之位,当得,当得。”
阳泉君一出声,那些明面上属于华阳太后一方势力的大臣纷纷附和:“大王英明,大王圣明!”
王太后赵姬保持了沉默,她此刻刚刚晋升为有权在手的太后,不可能瞬间就有了自己的势力,还不是后期权倾朝野的那个王太后。
她的权力来源于自己的儿子,对于太叔九为官的事她无所谓,顺着儿子的意思来便是。
剩余的除了吕不韦的势力还在犹豫,别的都为了面子上好看附和起来,况且这个封官也没问题,他们并不反对。
吕不韦听着这些人吹嘘,面无表情地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