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制作成类似折子的东西,看顺手把折子往旁边挪了挪,也是‘秦’好奇着催促他翻开看看。
‘秦’低头看着这折子,手中绢扇也不摇了,眉头蹙起拿着扇子点折子上的字:“这所需劳力是不是太多了?”
“其实可以慢慢修的,不急于一时。”
国内改良后的作物已经很是高产,修灌溉渠也是考虑到长久发展,不是很急切的话她还是不愿意看到频繁征调服役庶民的。
“况且你的陵墓也在修建,已经征调不少人……”说到这里‘秦’忍不住提议,“陵墓在我看来没什么必要,反正最后都是躺在我怀抱里沉眠。”
秦王政很想咨询一下‘秦’本国,陵墓究竟该怎么修,才可以在长眠后和国的‘距离’更近,但吕不韦还在场等着呢。
他继续说起修灌溉渠的正事:“折子上写的时间未免太紧张了些,这是个大工程,可不能随意,修的时间再长些也属正常,一次少征调些役徒。”
吕不韦:“唯唯,臣之后回去和郑国商议一下再做修改。”
他冷不丁又出声问道:“可是秦国给的建议?”
嬴政大大方方承认,侧首看向身边的‘秦’:“是,母亲她现在正坐在这里。”
吕不韦顺着嬴政的视线看去,那里空无一人,他连些浅淡的人影都没能看出来。
他并不失望,反而是提起了同嬴政的初见:“说起来臣第一次正式见大王的时候,还是数年前在秦赵边境,那日场景臣终身难忘……”
“那日就是两国国灵在交战吧?”
为了保住归国的未来的秦王。
可以
说吕不韦猜对了一半,剩下一半都错了。()?()
不过秦王政也不会硬要把真相说出来,他淡然颔首:“正是。”()?()
吕不韦发现自己一旦提起那日的事,眼前就会出现模糊的影像,也不知道是不是后遗症,他再去看侧边的座位,隐隐约约像是能看见人坐在那里,只是看的并不真切。
?想看五十岚飞鸢写的《在历朝历代假冒国家意识的那些年》第 52 章 吕不韦:大王脑补的对吗?请记住.的域名[(.)]???#?#??
()?()
而秦王政已经把那折子往前一推,意思明显地要送客,他抬手去拿自己的折子,手腕不经意蹭到了矮几上放的那本《新秦字典》。()?()
只一瞬间,那身影在他眼中凝实,她轻摇户扇,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吕不韦下意识缩回手不再接触字典,他又看不见了。
再伸手去摸着那本字典,人影又出现了。
他低头看着那本字典,所以这是什么原理?
秦王政就看着吕不韦旁若无人一通迷惑操作,觉得此刻左相造出的标点中的问号就很能代表他的心情。
与此同时他的头顶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真的冒出一个金色问号,此问号由‘秦’友情提供。
她近日很爱用标点符号表达自己的心情,不想说话但又觉得对方说的很离谱的时候,就会在头顶飘上一个问号。
作为紧跟潮流,自己就有字典,也学会了新式标点的人,吕不韦看见对面一大一小头顶金色的问号也是略带尴尬,他咳嗽一声站起身向着‘秦’行礼。
期间还不忘拿着那本字典一起,就抱着字典一起向‘秦’行礼:“不韦见过国灵。”
国,国者,灵,命也。
他认为自己这个称呼很合适,当然也是因为大王都喊母亲了,他也跟着喊这辈分就乱了,还有就是王权之下不得造次,还是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喊国灵。
“他竟然能看见我了?”对此‘秦’自己表示也很惊奇。
于是嬴政亲自猜测(脑补):“难道是因为新秦字典的名字是由母亲所取,书名的字也是由政描画了母亲所写的那几个字。”
‘秦’抬手变出了一本一模一样的字典,随手翻页,颔首赞同嬴政的说法:“政儿所言有理,从前未曾有过字典,也未曾有过国亲自命名某本书为某本书题字,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吧。”
吕不韦也觉得自家大王猜(脑)测(补)地很合理,他攥着《新秦字典》不放手,终于加入这场‘群聊’。
作为亲眼见证过那场如神迹般景象,又不受控制遗忘,最后再次记起的人,他深信不疑。
也是他没工夫怀疑,‘秦’直接笑着开口:“来都来了,那就和政儿一起干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