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了不远处的灌木丛。
这弓箭还是凑合着的用的,对于蒙恬来说他能拉开更重的弓,这普通的弓箭于他来讲如同玩具,不过此时有总比没有好。
只见这普通的木制弓箭被他来开如圆月,搭在弓弦上的箭羽被他捏紧,只要一松手这箭矢便能射向目标。
刘邦诧异,那边莫不是还有什么人藏在那里,他也是喝令周围人注意警戒,还好走之前就同手下交代过了,此次‘搬家’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心理准备。
蒙恬看着那边喝道:“谁在那里,滚出来!”
萧何:?
曹参:?
只一眼便能看见人群中骑在马上的人,英姿勃发不似普通人。
刘邦手下能有这种人还来投靠什么沛县令,一时之间两个人都觉得刘邦真这么轻易答应听从沛县令的号令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曹参用眼神问萧何:他怎么发现的?
萧何同样回以眼神:我不知道。
两个人动作不慢,在蒙恬再次出声威胁之前,就一同出了藏身地,同时高声喊道:“刘邦,是我们!”
刘邦微眯眼眸,看清了不远处的人,正是他之前在沛县时的至交好友,当即阻止了蒙恬打算射箭的行为,解释道:“他们两个是我在沛县的至交,并非什么伏兵。”
嘴上是这么说没错,但蒙恬没有错过刘邦轻轻搭在腰间剑柄的手。
他缓缓松开弓弦,将弓箭又塞回了一边挂着的箭筒内,翻身下马的同时看着那两人,没有完全放松警惕的意思。
刘邦扬起笑脸热情地迎了上去,一通寒暄之后,他才问:“如今城内是什么情况,县令不是邀请我等回来,为何这城门却是紧闭的。”
他大致已经有了猜测,但有城内出些详情也是不错。
萧何当即和刘邦解释了樊哙走之后沛县发生的事,原来樊哙走了之后沛县令就后悔了,他并非不想反,而是害怕刘邦带着人数众多的手下回来了造他的反。
于是便也就反悔了,不但反悔,还要杀了出谋划策提出迎接刘邦他们回来的萧何与曹参。
他们现在灰头土脸地出现在城外就是因为提前得知沛县令要杀他们,趁夜逃出城顺便在城外等着要投奔刘邦。
刘邦听了这番话,手不着痕迹地从腰间剑柄离开,热泪盈眶一脸感动地拉住两人的手,哽咽道:“是邦连累两位了。”
说哭就哭的本事惊呆了一旁的蒙恬,再看那两个来投奔的人,面上也是感动的神色。
周围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一副感慨的样子,不是你们?
蒙恬:……不是很懂……
眼看三人就要抱头痛哭,蒙恬还是出声了:“恬与两位道歉,刚刚冒犯了。”
刘邦顺势收起泪花:“这位是秦家兄弟中的兄长,名恬。”
刘邦变脸之快看的蒙恬又是一愣,从小的教育就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他还是第一次见哭的这么迅速,停的也这么迅速的人。
不过他还是很有礼貌地同两人行礼作揖,萧何与曹参同样回以一礼。
“如此英雄,相见恨晚!”
这话发自内心并非客套,萧何感叹的同时还在心中回忆附近哪有这样的英雄豪杰,怎么从前从未听说过。
秦家?
如今的蒙恬也就三十五岁,说不上英雄少年,也是正值当打之年。
然而萧何曹参回忆了一圈都没有想起来,至于朝中有一大将和他同名都为恬?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蒙恬早就死在秦二世手中了,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沛县呢,看起来还听刘邦的调遣,两人当即排除了正确答案,只以为这人是潜伏多年只为反秦的六国旧人。
蒙恬习惯被人夸赞,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同样谦逊地回以客套话,夸赞了两人也找不出什么错处,同样没有给他们漏任何信息。
一众人就这么暂时停留在了城外,牛车和马车都有人看顾,刘邦吕雉同萧何几人则在一起商量起了该怎么做。
“听闻你们归来,城门附近已经戒严,若是将信件扎在箭矢上,最好还是能越过城墙。”
最后还是撺掇里面父老乡亲杀了沛县令的主意站了上风,吕雉当即从随行包裹里取出绢帛与笔墨。
没等萧何伸手,她便提笔写了起来,萧何张了张嘴还是没有出声,他本以为这样的事该是他或者曹参来,毕竟他们两个才是文官不是吗。
几个人看着她笔走龙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