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心里这么想,但不能真的什么都不表示,她郑重问微生九十九捐献粮食可有什么期望。
若这个问题是三国时代某人问的,那直接回答匡扶汉室就完事了。
然而现在是秦末,汉室连个影子都还没有呢,更别说匡扶了,也不能说什么匡扶秦室。
这句话一说就是拉仇恨的。
特别是月前秦二世下令铸造新币,强制国内万民使用大量发行又严重缺斤短两的新币。
之前青霭还阴阳怪气说过秦二世是懂金融的,太会玩了。
从结果来看确实如此,短时间内把经济搞崩盘的也没谁了。
不说前六国人了,老秦人都怨愤纷起。
这个时候说匡扶秦室妥妥拉仇恨无疑了,所以微生九十九想了想给了一个答案:“为天下万民。”
吕雉下意识数了一下,五个字。
她微笑作揖行了一礼:“您大恩大德,沛县县民没齿难忘。”
只提沛县县民当然是因为这粮食进了她口袋是出不去了,地盘暂时又没那么大,便也只说一地,至于天下……只以待来日。
堆满数十个大仓库的粮食被人运了出去,宿统两人并没有心疼的意思,粮食种出来就是给人吃的呀,存着发臭发烂才是可惜。
哪怕只能救此一地,哪怕只能令刘邦手下的人不随意抢掠,也是发挥了它们的作用。
微生九十九算了一下,一次性把空间里的存粮清了一半,也是赚了许多声望,换成积分也有不少。
优化完的粮种则还存在空间里,总的来说他赚了。
付出不缺的东西,赚到了最缺的声望与积分,此后沛县人再看见他便无因他杀人而起的恐惧敬畏,只是尊敬敬仰。
捐粮的事是竹青霭和他早就说好的,不为别的只为了她剩余不多的良心,乱世一起某些时候可以说兵与匪也没有什么区别,不是什么人都是jiefang军。
所以她的意思是尽量多点粮食,起码让刘邦手底下的人歇了抢劫的心思,有足够的粮食吃饱了撑的还去抢庶民那就直接处置了。
相信以刘邦现在立的这个人设,他会不遗余力维持这个局面的。
至于为什么现在捐,也是存着看看他们如何作为的心思。
在旁人眼中大概就是微生九十九见刘邦他们真的出兵起义,这才相信义军有起义之心,于是捐献家财资助义军。
吕雉忙了几日理清了县内事务,顺便又让人运了些粮食送给刘邦,攻打附近的城池本就路程不远,脚程快些送一回粮食也就花费几日。
刘邦接到了吕雉送来的书信,眼睛一亮,他也觉得吕雉的分析很可信。
别看现在乱世很缺兵将,缺会打仗的人才,但实际上呢,粮食还是根本,无粮便无兵,也就不用说什么打天下了。
相比未来可能需要猜忌的兵将,显然是这种种田的大才更得人心,因为不论什么时候,一个上位者都不可能没脑子到把令亩产翻番的人才给杀了。
将星不安全,但种田之星万
分安全。
刘邦在回信中就写了,若有可能尽要向微生九十九手下人讨教种田的秘诀。
他自己是不喜农桑了,但又不是不知道农桑的重要性,回信也能看出他的重视,只是也还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他以为是微生九十九手下人种的田,并非微生九十九本人。
而这一点误会或许要等他看见微生九十九亲自下田种地的那一天才能解开了。
此时的刘邦正率兵攻打胡陵县,带兵指挥的却并非蒙恬而是刘邦本人,除了蒙恬有些放不开之外,也有刘邦有心展现一下自己的心思在。
他的指挥虽然能看出野路子的存在,但以蒙恬人有天赋就是不一样的,可能比不上专业的,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胡陵县本这小县城的城墙也没多高,但好歹算是个地利,于是众人暂时退兵驻扎在城外。
同时又有信件传来,竹简上的字体熟悉,刘邦一眼就认出这是吕雉写的。
但其上内容让他大惊,上面写着泗水郡的郡监已经率兵包围丰邑,这也不算什么,大不了领兵回防就是了,那郡监的目的明确就是要逼他们放弃攻打胡陵,回去防守罢了。
真正让他大惊的是后半段,吕雉说她已经带人前往支援,城内由刘邦四弟看着。
丰邑是刘邦多年生活的地方,自然要救,但这不代表他希望失去他的妻子,不说多爱但吕雉对他真的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