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开局掳走帝姬,建立宋版大元朝 > 第93章 当代名妓李师师

第93章 当代名妓李师师

茂德帝姬一脸自豪,原来夫君真的会作诗词,那还有什么是夫君不会的呢?

李清照沉默不语,毕竟那是靠山王心中之志,旁人不便作评价。

沉默了一下,李清照歉然道:“多谢靠山王抬爱盛情邀请,但请恕我,不想与我夫明诚两地分居,而辜负靠山王的盛情。”

意料之中,她果然拒绝。

吕孟德毫不意外,微微一笑:“我不仅诚挚聘请你当馆长,还聘请你夫赵知州当馆长,赵知州可随时辞官,与你一同赴京。”

有点勉强的味道了。

李清照稍稍蹙眉,轻声但语气坚定:“不必麻烦靠山王如此费心,请见谅。”

吕孟德笑了笑:“我己经建好了一座宅院给你夫妇在京城定居,你夫妇二人担任馆长的稳定待遇至少会是你家目前收入的两倍。”

“靠山王为何非要如此?”

李清照开始深深皱眉,语气中有了几分不悦。

吕孟德道:“我家娘子在京城开设了女学堂、女医馆、女童福利院、女工厂,加上我准备开设的文学馆,都有必要请易安居士主持大局,我敢保证,去了绝不会后悔,错过了才会留下遗憾。”

李清照顿时愣住:

难道靠山王真的与我有相同心境?

为何我曾想过的那些,靠山王都己经在做了呢?

就在这时——

突然有人匆匆跑进来报信:

“夫人节哀,老爷的母亲病故了,老爷紧急赶往江宁去奔丧,特差遣我来告知夫人。”

......

吕孟德和茂德帝姬只好立即告辞。

出城后,吕孟德细细一想。

赵明诚母亲去世的时间有点不对。

按历史,赵明诚母亲应该早在一年半之前就己经去世了的。

历史记载,赵明诚母亲于1127年3月去世于江宁(江苏南京),时任淄州知州的赵明诚南下奔丧,一去再未返回淄州。

1127年8月,李清照精选收藏品逃亡南下,收藏品足足装了十五车,结果很可惜,大部分收藏品都损失于逃亡途中。

1129年8月,赵明诚染疾病故。

1132年,李清照49岁,无儿无女孤苦伶仃颠沛流离,迫于生活二婚,但再嫁不佳,遭家暴,告官离婚。

1133年,历经坎坷的李清照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

最终,这位千古第一才女,享年七十多岁。

“夫君,接下来我们如何安排行程?”

茂德帝姬随口问了一句。

吕孟德牵手柔声道:“留下十人在淄州等待易安居士答复,我们去青州海边吃海鲜,淄州距离青州海边己经不远,全程三百余里,半天即可抵达。”

青州沿海,乃北宋海盐产区,官方设有广陵盐务。

北宋中期以后,即元丰改制之后,朝廷盐务大权转归户部,并首接派官员到产地管理盐务。

较之历朝历代,宋代对于盐业的垄断及控制比前面的任何时代都要强。

但盐是日常刚需,单靠着国营供应是不够的。

私盐屡禁不止。

而且,私盐质优价廉,造成官盐积淀滞销。

从而,在吕孟德看来,盐业是需要商品化的,官方应该定位于收税,而不是赚差价,或者,官盐能够做到质优价廉,最具市场竞争力。

“娘子,我说个冷笑话给你听。”

到了青州海边,看到一些盐户,吕孟德突然有感而发。

“好的,夫君请说。”

茂德帝姬点点头回应一声。

吕孟德娓娓道来:

“曾经,辽国被灭时,大宋曾收复过燕地几个州的那段时间,朝廷派去的官员,禁止燕地原有食盐买卖,而将官盐专卖执照发给关系户,纵容他们哄抬盐价投机牟利,利益上下私分。”

“导致燕地百姓连盐都买不起,吃不上。”

“而后,宋金开战时,燕地百姓敲锣打鼓欢迎金军,当地军队纷纷叛宋投金。”

茂德帝姬听着一怔,脸色瞬间变得凛冽起来。

她听懂了言下之意,官盐存在极大弊病,很容易引发地区危机,尤其是边疆地区。

吕孟德立即投去一个安慰的眼神,嘴里话锋一转:

“娘子,我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

“如果我们的海运商行插手经营盐业,生产海盐,确保质优价廉,前期主要通过海贸供应金国燕云地区,及金国辽东地区,以及高丽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