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646章 沈乐你速度太慢了!我来带你飞啊!

第646章 沈乐你速度太慢了!我来带你飞啊!

了,再把它们挖出来,也显得工作量饱满!

“那……那我自己挖?”

“你先把点标好嘛,回头摸两件瓷器,悄悄拿到学校来。”老教授胸有成竹,声音淡定:

“等我们鉴定过了,确定有价值,你再悄悄放回去,我们再派人来挖……”

“那样就能挖啦?”沈乐不能理解。荒郊野外,突然指着一块地就要搞考古发掘,理由是什么?

老师你故事也编圆点啊!

“你动动脑子啊!找个校友,去那边开个工程……”

“抢救性挖掘!”沈乐脱口而出,彻底拜服。还能这样啊?

抢救性挖掘反向操作!

至于校友,拜托,全国TOP2的大学,什么时候都不会缺了校友。??幻?想t¤e姬¤× {μ追]?±最?]新|`:章′节{

就像大漂亮国排名顶尖的大学,总统要对它下禁止令,拜托,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有三个是这所大学出来的?

打官司你打的赢吗?

都别说州法院的法官,那里面一堆一堆,都是他们的人那!

“那我就去摸了!”沈乐精神抖擞,表示得令。老教授笑眯眯的:

“不急,不急,你慢慢摸。考古的重点都知道吧?优先摸有字儿的,摸文书,然后再摸具有时代特征的……”

有了教授担保,主要是有了教授承诺帮忙鉴定,沈乐一头扎下地底,奋力干活去了。

等老教授驱车来到县城,被沈乐迎进房间,就看见一张长长的会议桌上,摆了十七八堆物件:

有瓷碗,有瓷瓶,有碎瓷,有带字的,有带花纹的,有带图案的。当然,还有一些刻了字的工具,盒子之类,都可以提供信息……

“你找到了这么多瓷窑啊……”

老教授先是长长地叹了口气。如果一堆物件等于一座窑,沈乐找到的这些,大概够当地的邢窑考古队干个十年八年:

毕竟,发掘一座瓷窑,并不是挖开了就结束。挖开,只是一个开始,然后要探查地层堆积情况,描述到底有几座窑炉,窑炉的具体情况;

描述瓷窑周围的灰坑,灰坑内容物的情况,对,灰坑里常常有大量碎瓷片,它们携带的信息量,有时候比窑炉还多;

然后,才是研究窑址里面发现的瓷器,数量,器型,胎釉特征,装饰艺术,成型工艺,装烧工艺,当然,免不了还有窑具……

对了,想要根据这窑址里面的瓷器,写出报告来,前置条件就是把窑里扒拉出来的瓷器(绝大多数是碎片)分门别类,拼合完整。

嗯,发掘一个窑址,找到一两米厚,几十、几百平方米的碎瓷片,那是常见情况。

把它们分类、拼出几十件能写到论文上去的器具,通常需要一个教授带着五六个学生,埋头苦干几个月半年……

“行吧,我一件一件看。”老教授搓热了手掌,活动开手指,取出一副老花眼镜架在鼻梁上,开始一片一片,安静地检视、辨别:

“这一堆除了白瓷,还有黑瓷、酱瓷,出现这种特征的,多半是宋、元或者金代的瓷器。”

“这一堆……主要是青瓷,也有一批是白瓷,基本上是粗白瓷,大概是隋唐时期的?这应该不是你要找的?”

“这一堆……看内部的支钉痕迹,隋朝,不能更早了。”

“这瓷胎的精细度,这挂釉和垂釉的感觉,盛唐!绝对是盛唐!”

沈乐只有拜服。老教授根本不用拿瓷片上仪器,甚至不用举起放大镜,只是简单地看一看,摸一摸,对着阳光照一照,就行云流水地判断了出来。

就这,还在不停地嫌弃:

“你不能光摸瓷片出来啊!”

“窑具!窑具是很重要的!用来烧瓷器的是窑柱还是匣钵,还是支钉,对判断年代非常重要!”

“比如说,蘑菇形窑柱,喇叭形窑柱,三角垫片这种东西,都是隋代工匠发明出来的,看到它们,就知道这个窑至少不是北朝的,懂?”

沈乐:“……”

懂,来之前,我紧急查了资料,这些东西我都有了解。

问题是,了解,看过照片,在博物馆里见过实物,和在地底下,纯靠着精神力触摸找到指定物品,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好嘛!

更不用说,这些指定物品,还得在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碎片里摸出来……

“好啦,就这样吧。这些窑,绝大部分都是唐朝和唐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