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来到张辽家中,看门的士卒见到是李余,连通报都没有通报,赶忙带着李余找张辽了。
李余老远便看见张辽手中的捧着一卷书简,在皱着眉头仔细的看着,似乎对于其中的一些兵法极为不解。 看的李余一阵心疼,这张辽本来是可以入武庙的,可别被自己的狗屁兵法祸害的被抬进猪圈了。 当李余走到近前的时候,张辽这才发现李余进来了。 张辽赶忙将书放下,然后对李余行了一礼。 “先生。” 李余看着张辽手中的竹简,不由得叹了口气,该不会已经晚了吧? 原本可以八百地十万的张辽,被自己的兵书祸害的可以十万敌八百了? 上前将书简拿起,然后合了起来。 “你学了多少了?” 张辽见李余问这些,不由得有些心虚。 张辽这些日子虽然在看李余的兵法,但越看越觉得先生的兵法跟他以往看到的兵书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然而先生却就是靠着这些办法,做出来了无数震惊世人的大事。 这是事实,即便是张辽再是怀疑也没有什么用。 如今李余问起学了多少,张辽却是有些惶恐,还以为李余在问他学没有学透。 “学生已将先生之策牢记心间。” 听到张辽这么说,李余顿时心中就是咯噔一下。 但内心却还是有一丝侥幸的,如果张辽只是将自己的所谓计谋死记硬背罢了,根本没有学进去多少,那还是有希望的。 “学会了多少?” 张辽自然明白李余这么问的意思,心知不能取巧,便只能开口道。 “所通甚少。” 听到张辽这么说,李余顿时就放心下来了,还好,没学多少就好。 万一将白狼山战神的张辽,变成了黑猪圈之主,他难逃其咎。 “将不通者皆忘,又还剩多少?” 见李余这么问,张辽迟疑了片刻之后,这才继续开口道。 “所剩者无一。” 听到张辽这么说,李余顿时就大笑了起来。 “好!好!好!” 李余将竹简拿起,然后来到火盆面前,将竹简丢入其中。 见到张辽有些慌张,想要上前来抢救竹简,便赶忙现编了一个理由。 “尽信书不如无书,兵者本就是临阵变化之道,只知以书行策,不如目不识丁。” 说完之后火也已经将竹简烧着了,看着竹简没有丝毫抢救回来的可能了。 李余这才大笑离去。 张辽看着李余笑着离去,这才知道李余刚才问他学了多少并不是想要惩戒他,而是要告知不要尽信书这样的道理。 李余的身影已经远去,而火盆之中的竹简爆发出了光芒。 “尽信书不如无书,临阵变化之道……” 张辽呆呆的看着火盆之中的竹简,迷茫的眼神逐渐清晰,最后竟然如同这火一般,散发出来了光芒。 “是了!是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者本就无有定律,先生便是要我知此理!” 张辽在这一刻将关于李余的竹简全都丢进了火盆之中,看着火焰将竹简完全吞没。 虽然面色平静如水,然而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与此同时一样波涛汹涌的还有在河东郡匈奴右贤王於夫罗。 於夫罗原本是南匈奴的王子,在两年前的时候,於夫罗率兵来到了中原帮助朝廷平定叛乱。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匈奴却发生了兵变,於夫罗的父亲单于栾提羌渠,为大汉征召兵勇。 结果征召的太多了,朝廷也太不把这些匈奴人当人用了。 征召去的兵勇经常都是十死无生,即便是活了下来,也被朝廷拉去做奴兵。 然后那些匈奴人就叛乱了,叛乱了之后於夫罗的父亲就被杀了,杀了之后於夫罗就没有办法回到匈奴了,只能带兵在河东郡、河内郡抢掠。 然而这於夫罗可不是什么聪明人,这位匈奴右贤王的智商可谓是差到了一定的地步。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在出兵帮助袁绍,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他跟着张扬一同征讨董卓。 然后又选择反了袁绍的联军,结果被袁绍派麴义在邺城按着打。 过了还没两年,又觉得打袁绍不过瘾,于是又去找了曹操,被曹操在内黄按着打。 第二年於夫罗觉得袁绍曹操也不过如此,袁术才是真英雄! 于是跟袁术联军之后进攻曹操,被曹操又按在地上打。 可谓是眼光毒辣到了极点,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