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已是敌对,无法摒弃前嫌!”
刘岱点了点头。
戏志才接着道:“但主公可想过,曹操与袁绍还如当初那般吗?袁绍之前突袭曹操白马、燕县二城,也已撕破面皮!”
“而且,最近曹操屯于长垣,在徐翕将军来援后,也未有出兵的意思,可见曹操是不想与主公为敌的!”
刘岱感觉戏志才说得有点道理,心想:当日徐翕撤离长垣来援,曹操都没有趁机背刺我,可见曹操也许是不想与我为敌,但我觉得,曹操是想坐山观斗,渔人之利。
想到这点,刘岱越觉得曹操屯在长垣按兵不动,就是想渔人之利。
而刘岱怎么可能让曹操最后捡便宜呢?
他觉得必须将曹操拖下水,对戏志才道:“志才可有办法,令曹阿瞒为孤所用?”
戏志才躬身一拜,激昂道:“在下愿亲入曹营,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得曹操出兵相助!”
闻言,刘岱连连道好,非常佩服戏志才的勇气,要知道他与曹操之前还在你死我活呢?
虽然猜测曹操不想与他为敌,但这终究是猜测,曹操到底什么态度,是很难说的,戏志才入曹营,是有很大几率被曹操给砍了的。
所以,刘岱很佩服戏志才的勇气,同时也很感动:“孤有志才,天赐良才也!”
“必不让主公失望!”戏志才躬身再拜。
翌日,戏志才急驰长垣城,而他本就是曹操的人,与曹操密议一番后,又急急忙忙回来见刘岱。
刘岱得到曹操愿意助他攻袁的承诺后,当即挥军燕城,曹操也说话算话,尽起麾下一万八千兵卒,向燕城杀去。
袁绍得知小老弟与刘岱苟合,顿时气愤难当,当初要不是我罩着你曹阿瞒,你能坐上东郡太守?
还有之前你挖我墙角,我都不与你计较了,现在你倒好,和刘岱那个六亲不认的东西,联合起来对付我?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至于,袁绍派兵攻占白马、燕县这事,袁绍觉得大哥向小弟拿点东西,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刘岱、曹操合兵一起,兵力高达四万,袁绍不敢出城,选择据城对抗。
毫无悬念,攻城战瞬间打响,然而袁绍兵力不弱,又有城池为障,刘岱、曹操一时间也难以攻破燕城。
于是乎,双方又僵持了起来。
一天夜晚,袁绍正暗骂曹阿瞒忘恩负义,文丑却突然从外急匆匆走来。
“主公,城外有人射入这个!”文丑将一张纸条呈给袁绍。
袁绍一看,顿时大惊,字迹是小老弟曹阿瞒的,他俩从小一起玩,对彼此字迹再熟悉不过了,再看纸上内容,只有五个字:三日后劫营!
袁绍迟疑了起来,心忖:不会是曹阿瞒使诈,故意诱我出城吧?
转念一想,袁绍暗道:若是阿瞒真在暗中相助,那我岂不白白错过破刘岱的机会?
如果一战破了刘岱,不仅能去青州,还能趁机占得兖州!
想到有希望占得兖州,袁绍就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忙派人去请逢纪、许攸、荀谌三大谋主。
三人很快来到袁绍面前,袁绍将纸条递给许攸。
许攸与袁绍、曹操年轻时是好友,一见纸条字迹,许攸惊道:“曹阿瞒写的!”
随即,许攸将纸条传给逢纪、荀谌二人。
等三人都看过后,袁绍内心激动,表面冷静道:“你们怎么看?曹阿瞒能信否?”
逢纪沉吟片刻,沉声道:“可信亦不可信!”
许攸、荀谌认同地点了点头,出门在外,大敌当前,他们的看法终于一致了。
袁绍对三人道:“何为可信?何为不可信?”
逢纪拱手回道:“我军与刘岱交战这些时日,曹操于长垣按兵不动,可见其有坐山观斗,渔人之利的心思!但我方与刘岱相持不下,曹操便急了,所以与刘岱联合来攻,不过曹操自然不是真心助刘岱,而是为了这个!”
说着,逢纪摊开手上的纸条,继续道:“曹操希望主公帮他灭了刘岱,所以说,曹操可信!”
袁绍沉着脸,好你个曹阿瞒,原来是想利用我帮你除掉刘岱,看来你也想图谋兖州!
袁绍又道:“不可信呢?”
这次不是逢纪回答,而是许攸:“不可信在于,若我方劫营攻灭刘岱,难保曹阿瞒不会打着为刘岱报仇的口号,对我军反戈一击!”
“嘶!”
袁绍冷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