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704章 封赏百官,建元洪武

第704章 封赏百官,建元洪武

人,文武双全,安常山,破黑山,平白波,功勋卓着,特封其为正三品,吏部尚书,高乡侯!”

陈宫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今年统御上党战事,极为出色。

陈宫是前几日才从河东调回来的,因功升任吏部尚书,受爵高乡侯,食邑千户,乃名副其实的千户侯。

接下来,继续封赏百官……

徐邈,担任户部尚书,授爵长亭侯,食邑五百户。

礼部尚书,由田畴担任,负责邦交事务,授爵关亭侯,食邑五百户。

兵部尚书由高顺担任,但高顺如今坐镇颍川,所以兵部事宜,由两位兵部侍郎曹性、班远负责。

刑部尚书,是原州府从事管宁,执掌刑部,授爵都乡侯,食邑三百户。

最后,工部尚书,由原涿郡太守温恕担任,因当年温恕有抵挡袁绍北犯的军功,授爵东亭侯,食邑五百户。

另外就是九寺五监,它与六部是平行的,不存在隶属。

因为,六部执掌政令,九寺五监负责具体事务,使二者之间形成总领和具体分管的关系。

从而使得六部与九寺五监相互制约,说白了就是,六部执掌政令,却不管具体事务。

而九寺五监管理具体事务,却又没有政令之权。

虽然九寺五监要听从六部的政令行事,但九寺五监有不同看法时,有权直接上奏君王,这又形成一层制约关系。

总结就是,六部与九寺五监既要相互配合,又存在相互制约,达到了进一步加强皇权的作用。

比如,大理寺与刑部,都负责司法,但有些司法工作需要两个部门配合,既有分工也有制约。

当然,如果两个部门分歧太大,就需要上报皇帝,请皇帝裁决。

既然九寺五监与六部是平行的,那么赵云规定各寺长官的品级,与六部长官是一样的,都是正三品。

赵风,担任宗正寺卿,负责皇族事务和宗庙祭祀。

又因,赵风是赵云兄长,凭这个身份,赵云将家乡真定的食邑,封给自己兄长,授赵风王爵,真定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赵风只有真定的食邑权,没有封国权。

接下来,齐周,担任太常寺卿,授亭侯,负责礼乐和文化。

朱富,担任太府寺卿,同样授爵亭侯,食邑五百户。

朱富,就是当年的灵丘令,虽然长的像腐败官员,但这几年历任当城令、渤海郡丞,政绩斐然,且特别能搞钱。

所以朱富被赵云任命为正三品,太府寺卿,主管国家财货,以及贸易。

司农寺卿,由魏攸担任,掌管国家仓储委积等事物,

典韦,作为超级保镖,担任正三品卫尉寺卿,掌管宫廷宿卫,手下有虎贲军和羽林军,是赵云亲军。

并且,授爵己吾侯,食邑两千户。

而典韦本就是陈留己吾人,赵云封典韦己吾侯,自然有让典韦光耀门楣的意思。

然后,还有一大批官员的封赏,比如魏越担任光禄寺卿,左髭太仆寺卿、孙乾鸿胪寺卿,尾敦大理寺卿等等……

九寺之后,便是五监,国子监祭酒由蔡邕这位天下大儒担任,总领大明学政,授爵圉侯,食邑两千户。

另外四监,吕横威总领军器监、马钧匠作监、苏双少府监、糜芳都水监,都是正三品大员,授爵亭侯。

而这些,还仅是大明正三品以上大员的任命,还有各部门官员的任命。

比如,新入赵云麾下的郭嘉、徐庶二人,担任正五品中书舍人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还有武官方面的任命,比如黄忠,因有擒吕布的大功,担任中央五军之一天策军的统领,官阶从三品,授爵高乡侯,食邑一千户。

总之,随着大明的建立,官僚体系庞大而有序,各级官员的官职爵位,就不一一列举了…..

待大明百官封赏结束后,读诏书读得口干舌燥的谢颃,拾起最后一封诏书:

“皇帝曰:大明新立,万象更新,即今日起,建元洪武,大赦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