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这回又轮到张居正
朱翊钧接到王一鹗的密报,想了一会,对祁言说道:“把徐阁老、李阁老、陈阁老和张阁老请来。本文免费搜索:找小说网 zxsw8.com”“是。”殷士儋被踢出内阁后,内阁只剩下这四位阁老。两刻钟后,徐阶、李春芳、陈以勤和张居正赶到。见礼后,朱翊钧请他们坐下,奉茶后开门见山。“漕督王一鹗急报,提督操江吴时来率兵巡视江防,遇到江匪,一路追赶。好巧不巧,江匪窜入运河,逃至扬州城,然后破了扬州大盐商韩家的宅院。最后江匪被剿杀,韩家被灭门。”四位阁老一听,心里直摇头。拙劣啊!南京城那帮勋贵百官,清闲惯了,当官做事的手艺都退步了,做得太糙了!明眼人都能看出猫腻来,还指望能瞒住北京城里这一堆的精明人内阁、六部、都察院,还有西苑这位,哪位不是七窍玲珑心,玩心眼的大宗师但是张居正想得更深。南京城里的勋贵和百官,虽然比不上北京城里的人精,但是按理说不应该手艺这么糙,糙得令人发指。会不会有人在里面玩样,把南京城里的那些人给坑了很有可能啊!会是谁呢张居正眼睛瞟了瞟恩师徐阶。在内阁待久了,掌握的信息也多了,张居正现在的眼界和“格局”比以前要高多了,看问题也看得更通透。这次两淮巡盐,首当其冲是高拱为首的户部要政绩,要银子。但是大力支持这件事的太子殿下和恩师徐阶,图什么朱翊钧扫了一眼众人,开口道:“徐阁老,此事非同一般,孤想听听你的意见。”徐阶捋着胡须,侃侃而谈。张居正一心两用,支着耳朵倾听徐阶发言,心里还在继续盘算着。太子殿下不缺银子,但他站在储君的立场上,肯定希望借此机会整饬盐政,把这个积弊百年的沉疴纠正过来。但这只是第一层意思。太子做事,还得往深处看。最近朝野上下流传一个传言,说南京城悬于东南,拥有南直隶六部职权,有尾大不掉之势。所以朝廷想取消南直隶,把大明这块最富庶的地方,各设布政司,分而治之。张居正相信,这个传言不是空穴来风。他是太子近臣,知道太子殿下曾经在统筹局设立了教化科,从司礼监拨出大量印刷、造纸工匠给它,还指派李贽去执掌。徐阶做最后总结发言:“臣的意见就是,当严查!南直隶出了这么大的事,说明地方治理和兵备,都有大纰漏。”他的话在张居正的意料之中。朱翊钧又对李春芳说道:“李先生,你的意见如何”李春芳想了想答道:“徐元辅说得极是。臣看来,出这么大的事,说明南直隶吏治堪忧。南直隶府州县的磨勘,掌握在南京吏部。迁黜也是南京吏部报上来,北京吏部悉数听从。臣觉得,确实要深查,还要查南京吏部.”张居正听得明白,心里冷笑一声。果真如此。教化科好手段,早早就在为国策造势了。李贽此人,才干只能算是中上,关键是此人很有想法,居然在阳明显学上,建立了一套学说。这套学说颇能蛊惑人心,又能自圆其说。开始时在一念堂传讲,后来通过教化科慢慢传到东南,结果深受那些新兴起的富商们欢迎。这些人跟着统筹局一起发家致富,富甲一方,遍及南直隶、两浙、福建广东,以及山西。势力不容小视。关键是他们是太子一党的钱袋子,重要的根基。前两月,太子殿下悄无声息地把教化科改为宣教局,归在督办处名下。 什么叫宣教省方宣教,化制殊类啊!关于南直隶的这股传言,很像宣教局的手笔。现在东南盛行各种册子,以及仿前宋的新闻报纸,里面痛陈倭寇之祸,宣扬公羊复仇之说,甚至叫嚣私仇可复九世,国仇可复百世。虽被主流儒生非议,但是颇受东南军民欢迎,进而强烈支持水师一年两次出海炮击曰本,踊跃捐钱捐物。每次水师扬帆出港,数万百姓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到港口欢送。这也是朝廷不肯松口,答应曰本国使节停止炮击报复的原因之一。民意不可违。现在这股取消南直隶的传言,很像是宣教局为某项国策造势。张居正在心里盘算着,取消南直隶,分设布政司,对于恩师为首的江南世家,无疑是天大的喜事。他们做梦都希望成立江南布政司,不再受南直隶管辖,而是直属于中枢。政治地位、朝堂话语权,都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