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467章 故纸堆里找不到未来的光

第467章 故纸堆里找不到未来的光

第467章故纸堆里找不到未来的光

张居正眉头一皱,反问一句:“子实兄,你何出此言”

李春芳把朱翊钧朱批的那份《官制条例》,从袖子里拿了出来,递给张居正。本文免费搜索:小说宅 xiaoshuozhai.com

张居正郑重地双手接过,低头观看,看到后来双手微微发抖。

殿下,臣以为自己是大明改革激进派,可是看完你的朱批,臣发现自己是保守派。

李春芳盯着张居正问道:“叔大,看出什么来”

“太子殿下雄才伟略,洞悉实务,乃大明之福。”

李春芳脸色一扳,“张叔大,不要给我打马虎眼,说这些客套话!”

张居正正色说道:“殿下朱批,超出我的预料。很多举措,张某想都不敢想。”

李春芳感叹道:“叔大啊,你想都不敢想的,殿下却敢做。”

张居正答道:“殿下英姿天纵,高瞻远瞩,又坚毅果敢,有圣君之姿。”

李春芳看着张居正,突然笑了:“叔大,还记得在西苑西安门教殿下的时日吗”

张居正眼睛微微一眯,像是想起什么,嘴角也挂起一丝笑意。

“当时接到先皇旨意,我还觉得十分委屈。自己好歹是庶吉士、翰林院翰林,却要去教授一位五六岁的孩童。”

李春芳笑弯着嘴,眯着眼睛,在灿烂的阳光里追忆着。

“我接到先皇旨意还在你前面呢!你是庶吉士,我还是状元公呢!你说我委不委屈”

张居正哈哈大笑:“委屈,子实兄和我都委屈!”

李春芳靠在座椅上,阳光从阁房里的玻璃窗上投下来,照在他的脸上,斑斓耀眼。

“叔大,你以后前途远大,定会青史留名。而我,能在青史留下一笔,不是我中过状元,做过阁老,而是曾经有幸做过殿下的启蒙老师。”

张居正默然无语。

李春芳继续说道:“殿下真的聪慧,是每一位老师梦寐以求的好学生。实际上却十分任性,是每一位老师都不喜欢的不良之徒。

喜欢的文章,倒背如流。不喜欢的,连看都不看一眼。

我教他《大学》,他却看《贞观政要》;我教他《中庸》,他却看《齐民要术》.还跟我振振有词,说人生须臾,不过百年,要学的东西太多。

先生教的这些,让那些大儒名士们去学好了,我学治国道理就行了.”

李春芳苦笑一下:“现在想来,殿下那时就知道先皇会传位于当今陛下,再传位于他。仿佛他降于此世,就是要御极天下,中兴大明。

这份气度,有时候真的让李某折服啊。”

张居正深有同感,“子实兄所言,张某也深有同感。那时张某给殿下讲《论语》,殿下有几分兴趣,说什么要了解真儒学,《论语》是第一要读的书。

然后时不时提些问题,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话,让张某不知如何对答。

张某印象最深的一次,殿下对我说,圣人经义传了上千年,世道好,你们就说是君明臣贤,遵循经义,德治仁政;世道不好,你们就说是君庸臣佞,背弃经义,倒行逆施。

好话坏话都让你们说完了,可也没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治国正道。总觉得你们以儒学探索治国济民的道理,就像蒙着眼睛的驴,拉着一口磨,在不停地打转。”

李春芳一愣,反问道:“殿下真这么说”

“真就这么说!”张居正苦笑道,“要是其他学生,张某戒尺都打断了。偏偏是殿下,不仅不敢惩戒,还不敢向外说。

今日子实兄说起,我猛然想到,这才有感说起此事。”

李春芳点点头。

当时陛下是裕王,宫外还有位景王,两位皇子都在,储位不定。虽然大家都知道陛下是皇三子,年纪稍长,机会更大。

但当时严嵩一党恶了裕王,一门心思想推景王。

当时严党权势熏天,立储之事还真说不好。

清流以及正直文臣们都站在裕王这边。

当时殿下以裕王世子身份入西苑,深得先皇宠爱,清流正臣们纷纷抓住这个机会,以世子与先皇的祖孙之情,固裕王储君之位。

因此张居正把殿下这些惊世骇俗的话,都藏在肚子里,不敢说出来。

身为殿下老师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是那些话说出来又无大碍,五六岁的孩童,童言无忌,满朝文武谁会放在心上呢

是啊,谁都不会放在心上的话,眼看着一步步要被殿下践行,李春芳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李春芳转向窗户,看着窗外。

窗户正对着朱墙黄瓦,巍峨的紫禁城像一座山,一座高不可及的山。

“叔大,不瞒你说,我现在很是后悔,当初为何不多用些心,多教授一些圣人道理给殿下呢”

张居正看着李春芳,淡然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