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海府大总管
五月初五一大早,朝阳初升,阳光斜斜地照进西城金城坊曹判官胡同,砖土混杂的院墙,在阳光下光斑闪烁。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dakaita.com暖暖的空气里,弥漫着煤烟味。自从嘉靖四十三年京东煤厂出产的烟管煤炉和蜂窝煤球,流行京城后,京师的烟火气就逐渐从柴火味变成了煤烟味。胡同的海府,说是两进的院子,其实连大户人家的偏杂小院都不如。“大总管”舒友良站在后院中咋咋乎乎的,整个院子只听到他的声音。“老太太,不用收拾这么多东西,咱们老爷是去当巡抚,不是逃难去的。”海母笑呵呵地说道:“友良,你这意思是想让你家老爷去江南狠狠捞一笔那你备好几口箱子了”舒友良跟着海瑞二三十年,又几次救了海瑞的命,海家上下都把他当成亲人,说话都很随意。“老太太,”舒友良苦着脸答道,“我倒是想收,恨不得带十口二十口箱子下江南,装满了才回来。可是也得有人敢送。就我们老爷那张苦瓜脸,眼睛再一瞪,那些贪官污吏恨不得把自己埋土里去,谁还敢给他送钱牛羊送入虎口,还要自备佐料不带这样的!老太太,太太,你们是不知道,自从老爷出任江苏巡抚的消息定了后,京里街面上都传疯了。”海夫人王氏笑着问道:“传了什么”“其它的我不大关心,只有一样我放在心上。他们说老爷出任江苏巡抚,扬州苏州等地,有一样东西肯定是价钱疯涨。”“什么东西”“旧衣服。我就记住了这件事。老太太,太太,这是天赐的发财机会啊!咱们家别的不多,旧衣服多啊。我就想着多带些下江南去,高价卖了,再在苏州买些新衣服回来。咱家老小将来两三年的衣服都置办齐了,多划算啊!”海母和王氏愣了一下。旧衣服价钱疯涨应该是江南三吴等地的官员富商们听说是海瑞出抚江苏,各个不敢“炫富”,抢购旧衣服掩饰。抢购的人一多,价格自然疯涨。两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海母看着舒友良说道:“友良,这次又辛苦你跟着老爷去江南赴任,叫你浑家搬过来住,你家小子和丫头还小,搬过来也好有个照应。”舒友良回京住了一段时间,成功让他婆娘生下了女儿,儿女双全,也是一件美事。他猛地摇头,一口拒绝。“老太太,没事的。我家就在旁边,离这多近,也就三堵墙,扯一嗓子这边都听到了。不搬过来,我家小子现在是人嫌狗憎的年纪,那个淘的,一天到晚闹腾啊!要不真是我的亲骨肉,我真想把他丢垃圾场算了。不搬过来。老太太年纪大,经不起闹。大哥二哥儿要学习备考国子监的秋试,也需要安静。”海母和王氏劝了几句,见舒友良坚持,只好作罢。有丫鬟跑进来说道:“老太太,太太,老爷回来了。”海瑞在后院与母亲和妻子说话,舒友良退到前院,与张道说等人话。此前的护卫胡广生和田生轮换走了,补了王师丘和方致远进来。现在护卫军校以张道为首。“老张,去兵部拿了勘合没有”身为“大总管”的舒友良要操办一行人的出行日常,开口就问最要紧的兵部勘合。张道干脆利落地答道:“没有。”“什么”舒友良瞪大了眼睛,“没有兵部勘合,我们怎么住驿站啊六口人,一路上自己钱南下,得多少钱啊!就凭我们的家底,只能到山东,剩下的路就只能讨着饭去扬州赴任了!”张道呵呵一笑,“舒哥儿,着什么急,听我把话说完。”“你说,你说。”“张元辅总理国政后,改了驿站的规矩。五月初一开始,兵部车驾司不再发勘合符印,改为由主管部门发文书,再去兵部领符牌。我们老爷是巡抚,那就要拿着吏部的文书去兵部领符牌。”“还不是一回事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不一样。以前是拿着兵部勘合,不管三七二十一,有符就能住驿站,开销全免。现在不能,六部诸寺哪家衙门的官吏去地方办事,由该衙门出文书,拿着文书去兵部领符牌。凭此符牌能在沿途驿站住宿,费用也不是全免,而是记账。”“记账”“对,你入住驿站,离开时驿吏会跟你算账,几口人住几日几宿,住吃开支多少,马料钱多少,杂费多少,一一列清明细。你查看核对无误就在账上签字画押,账目一式两份,你一份,驿站一份。你出公差回来,把账目整理好,上交衙门报账。驿站那边会一旬或一月把账目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