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67章 番外三

第967章 番外三

好机会了。”

韦六顺大喜,“万历二十年,就是从今年开始了?”

“对,所以好好把握,去祖家进修两年,不仅对你前途大有帮助,也能让你大开眼界。

世界如此之大,大明如此煌煌,不亲眼看看,我等男儿岂不虚度一生!”

韦六顺欣然道:“对,舒局长说得对!”

突然,有位官吏跑进会见室,跟舒文采说了两句话。

舒文采脸色骤变,黯然神伤,泪流满面。

“舒局长,怎么了?”

“刚收到无线电报,海公去世。”

“海公,海青天?”

舒文采搽拭着眼泪问:“你也熟悉海公事迹?”

“当然知道,从小学我就听老师讲起海公的事迹,刚正不阿,为民做主。万历圣天子赞誉他是大明的良心,中华民族的脊梁。?纨, · ·鰰*占, ′哽?新`最\全,”

“是啊,海公仙逝,圣天子下诏,举行国葬,全明降国旗三日先有太岳公国葬,现在又是海公。

他们那代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代和历史的重任,将由我们担起。”

韦六顺身子一直,双目炯炯,不过他有些好奇。

“舒局长,学生看你和海公很有渊源。”

“家父与海公数十年交情,名为主仆,实为父子。我等也一直视他为祖父对不起!”

舒文采终于忍不住,起身冲出会客室,然后听到一阵压抑又痛彻入骨的哭泣声传进来。

韦六顺心中感慨万千,虽然他从小听说过张居正、海瑞、戚继光、俞大猷等当世名臣的事迹,视他们为偶像,但毕竟只是听说,没有亲身接触。

心有悲戚,但是无法做到像舒文采那般切身悲痛。

下午,舒文采强打着精神,在招待所饭店宴请韦六顺等二十二位考上夏商州大学的启州学子们,为他们送行。

在饭席上,韦六顺认识了启州本地学子廖学贤,他是移二代,父母亲是第一批移民启州,建设瑞阳港的祖家人。

廖学贤生性豁达,“我原籍陕西榆林。听我父亲说,老家附近是黄帝陵,那是我们大明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这辈子我一定要去祖家,去承天门叩拜圣天子,再去老家祭祖,然后去黄帝陵.”

启州本地学子胡北麟。

他祖辈跟韦六顺一样,有人死在胡安科塔银矿,他父亲也成了改建后的胡塔矿业公司的工人。

胡北麟有兄弟姐妹八个,是按照东南西北上下左右来分,男的叫虎豹麟,女的叫凤雀燕,一目了然。

他从小也是在矿业子弟学校上学,然后考上了盐川郡(秘鲁)中学,这次考上商州大学。

韦六顺数了一下,二十二位同学,移二代有九位,其余都是前夏遗民,其中十一位是矿业公司、农垦局、港务局职工子弟,还有两位是普通前夏遗民的子弟。

过了四天,韦六顺等二十二位学子,被舒文采送上隆昌号机帆船。

隆昌号机帆船,是装有蒸汽机的两千六百吨飞剪船,无风时船速可达十节。顺风可以跑出十八节船速。

京畿船舶局金州造船厂制造,万历十五年下水,十六年来到夏州,成为东太平洋船运公司的一艘客货混装船,专跑瑞阳经句芒到松门港的航线。

出港第一次看到大海,韦六顺等人在甲板上又喊又叫,互相拥抱,热泪盈眶。

旁边走来走去的水手们就像在看一群大傻子。

没到一小时,韦六顺等人就吐得天昏地暗,躺在船舱客房的床上,再也起不来。

十五天后,隆昌号抵达句芒港。

胡北麟等十五人在这里下船,自去商州大学报名。

韦六顺等七人跟着下船,在商州的州治,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重要的中转站,巽洲最繁华的城市游览。

在这里,韦六顺惊奇地看到传说中的铁路和蒸汽机车。

这条铁路耗费了六年,从太平洋沿岸的句芒港一直通到大西洋的春木港。

据火车站的人介绍,这条铁路全长九十一公里,直接通到两地的港区。对开复线,所有的铁轨和设备,包括火车头都是从直沽港和秦皇岛装船,运到这里。

“幸好万历十八年,开通了蒸汽铁壳轮船航班。铁壳轮船载重七千五百吨,装载了四台前进二型蒸汽机车,二十节车皮,以及相应的煤水车和配件。

也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火车维修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