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风看来。
天道、道祖、他们就是一个矛盾的集体。天道要无天活着并统治三界。道祖却是要无天死亡。他们虽与道祖为敌,并以天道为一个不知情,但最后时刻绝对会帮助他们的盟友。不过他们在这个量劫中却和天道背道而驰,与道祖有着一样的需求。即他们要的也是无天死,从而得到灭世黑莲。所以无论是道祖的散布的消息,还是太上大师伯散播的消息,都没有什么区别。“有区别。”太上老君却是沉吟,否定齐风的话语。“若是没有区别,大师伯何必多费口舌?”“你二师伯不仅仅是冲着无天去,更是冲着你来啊!”太上老君脸色稍稍凝重,看不出有任何撒谎的痕迹。“他为什么要冲着我来?”齐风起先一愣,尔后脸色微变。太上老君叹了口气。“童儿,你可知每个圣人眼里的量劫都不一样?”……“这有什么不一样?”齐风询问,他不理解。“道。”太上老君只说一个字:“因道而不一样。”“在你二师伯眼里,天地之间皆是恒定之数,有迹可循,遵循这些痕迹方能长存。一切影响恒定之数的存在,都不该有。如量劫的本质,乃是释放劫气,以免积压至久,重现洪荒初辟之时,劫气纵横,皆无生灵的迹象。量劫不可阻拦其到来是大道意,既是大道意,那自然也是天意。让量劫顺利发生就是顺天而行。想要处理量劫,那就只有万物死亡,以体内散去之纯正的地水火风……冲和劫气。修为高深者,首当其冲。一位大罗肉身消亡,胜过万千天仙覆灭。所以巫妖大劫,封神大劫,都需要有人不断的死亡,直至劫气已被压制在地底深处。这两次大劫唯一的区别,便是有无圣人。童儿,封神大劫并不是因为阐教十二仙大闹天庭,昊天去道祖面前哭诉才有。而是我等圣人那时就已经知道,量劫将至。昊天去道祖处哭诉,那就是哭诉?彼时昊天已经统领北天庭不知多少元会,天帝气象已成。他便是身死也不会眨个眉头,岂会哭诉?哭诉,那是阐教十二仙停于表面,气愤昊天,诋毁昊天。我等圣人明白。这都是量劫将至,道祖与天道在共同引动量劫。只是那时,道祖行为并无不妥,合情合理合天合大道。且大道之下,也该由阐截二教……顶上量劫。此所谓天塌有个高者顶。谁叫阐教,尤其是截教修道之人众多?那时,你二师伯明知道阐教十二仙犯了红尘杀劫,也不事先提醒,便是顺天而行。不过他倒也还了昊天一因果,擅自让他妹妹瑶姬化作元会顽石,堕入凡尘便是。你二师伯虽顺天,但有私心。而这次的魔涨道消,劫气有主体,汇聚七成在无天身上,所以无天才有超出三尸大罗,却又不及圣人的修为。当然,以现在眼光来看,劫气会有七成汇聚在无天身上……亦是合情合理合大道。洪荒破碎,三界承受不了散落的劫气,才会有主体收纳。否则大道按照以往运转……量劫只会与以往封神大劫,巫妖大劫一般,劫气均衡散布于天地之间。还以现在眼光看,封神大劫,只为这一场量劫做铺垫。道祖之计深远,令大师伯都胆寒。若无你到来,大师伯也不会怀疑道祖有证混元无极的心。一切都太过合乎常理,没有任何异样。此刻在你二师伯眼里,无天死,灭去七成劫气,就是顺天而行。 他的归宿就是丧命于天。”太上老君说了一段很长的话语,东扯一句,西扯一句。他的话语,时而把逻辑捣乱,时而先说果而后说因,时而先说因而后说果。这让齐风脑子都想不过来,只能顺着太上老君的想法想。杨眉道人那边,亦然如此。太上老君的话语让人云里雾里,往往还在想这头,他又说到了那头。齐风沉默了良久,话语还是回到了起初,提出反驳。“可抛开圣人要无天死,他还有一线生机,若是他能覆灭佛教,覆灭如来,就能执掌三界,亦合大道。”“那是你认为。一切你认为,都是有个人追求在内。说到底无天也是追一者,合的是你截教教义。且正因为他追一,才是半圣。需知劫气,亦是另外一种鸿蒙紫气。这一者至纯,那一者至戾。两者有一,便能辅助成圣,大大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