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皇后有高家这样懂得急流勇退、不贪权势、忠君爱国的外戚,皇上力排众议,几十年过来,后宫除了皇后再无旁的妃嫔。!优!品·晓-说′罔! ¢已/发^布!罪*辛,章^結·
皇后为皇上生了四子一女。
已逝韶华公主最小。
许是皇后怀公主的时候年纪大了,或因当时皇后刚产下四皇子不久就不小心再次有孕,身子不佳。
总之公主立了不到一年。
要是始终没有生下来也就罢了,明明生了养了,却无能为力,更伤更痛。
当年皇后因此差点没挺过去,这才有了穆霜吟进宫之事。
当今四位皇子,最大的太子,不久前刚行过冠礼,最小的四皇子,比穆霜吟小了两岁,再过几月才满十三。
除了四皇子年岁尚小,几位皇子都已经到了岁数,后院却都连个伺候之人都没有。
旁人不知其故,穆霜吟与他们一同长大自然知晓。
几位殿下性情各异,却都秉性纯良,没有寻常皇室子弟的陋习。
因自小见皇上对皇后爱重,十分向往能觅得这样一份姻缘。
帝后开明,从不勉强。
不管外头的人怎么着急,一家子自过自的,从不将旁人的话当回事。
皇宫传出选秀的流言,原因出在纯孝太后身上。
皇上生母早逝,纯孝太后是圣上养母t。
先帝在时,纯孝太后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嫔,先帝与几位皇子接连死在那场战乱中,包括先后生得两个皇子。
余下的几个皇子都是身份较低的妃嫔所出,周明帝就是其中之一,
他生母出身只是个民间女子,只因偶然救过先帝,便被先帝带回宫,可惜,生周明帝的时候难产没挺过来。
当时纯孝太后尚未有孩子,先帝就将周明帝给她抚养。
后来,纯孝太后接连生下两子,先帝要将周明帝给别的嫔妃抚养,纯孝太后不愿意。-s¨o`s,o/s¢h′u~.+c,o,m\
说是养出了感情,不想给别人。
养两个是养,三个也是养,先帝同意了。
后来谁也没想到,样样不显的高家居然会是卧龙凤雏,在一场战乱中脱颖而出,最终周明帝顺利坐上皇位。
当初的纯嫔也成了纯孝太后,两个儿子都成了王爷。
如今,几位殿下到了选妃的年纪,两位王爷膝下也有好几个儿子尚未婚配。
纯孝太后当初没少劝周明帝充盈后宫,屡次被驳拒已经心生不满,现在太后开口为孙辈选秀,周明帝就同意了。
到底养大了他,即便养母成了太后,与记忆中好像大不一样了。
周明帝却总记得儿时高烧不退,养母衣不解带守在自己床榻边,整夜不眠的一幕。
因此,对于纯孝太后,能顺周明帝愿意顺着。
穆霜吟瞥了眼穆矜谣。
穆老夫人想让她当世子妃还是皇子妃或者是太子妃?
心还不小,这也是穆敬业的意思吗?
她还在思索之际,穆老夫人已经失了耐心,话语更加直接:“霜吟觉得你姐姐如何,可能入皇上皇后和几位殿下的眼?”
姐姐?
老太太倒是敢说。
阿娘蒙在鼓里就没了,她这个女儿总是长大了。
后进的续弦,子女比她大,还是穆家骨肉,他们莫不是以为这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穆霜吟对穆府其他人没有感情,只是替阿娘不值。
她也绝对不会将穆谨言与穆矜谣当自己的兄姐。
“祖母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皇子妃,陛下娘娘和太后选定后,还得看几位殿下自己的意思,这就不是你我可以置喙的了。”
温氏早听得着急了。^天-禧¢小¢税.枉- \首\发′
“谣谣跟郡主都是相爷的女儿,陛下娘娘如此看重郡主,若郡主肯在陛下娘娘和几位殿下面前替谣谣美言几句,应当不成问题。”
穆霜吟看都没看温氏,只得穆老夫人再次出马,只是不管几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穆霜吟始终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拒绝。
她态度坚决,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穆老夫人虽不悦,也没办法,只想着等稍后儿子回来再另行商议。
他们这出戏有没有唱完穆霜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