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之后,孙策的军队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迅速抵达了领方县。′兰?兰_闻.血. ?埂/薪?最-全.
他们马不停蹄,没有丝毫耽搁,一到目的地便立刻展开了行动。
孙策深知此次行动的关键在于与城内我军的内应取得联系。
因此,他派出了最可靠的信使,将一封密信传递给了内应。内应收到消息后,心中暗喜,他知道时机已到。
夜幕降临,领方县城一片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片宁静。
内应带着人马,趁着夜色的掩护,像幽灵一样悄然爬上了城楼。他们身手矫健,动作轻盈,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城楼上的守军们正在打瞌睡,完全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内应如同鬼魅一般,迅速出手,将守军们暗杀,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引起城头上将士丝毫的警觉。
内应成功地解决了城楼上的守军后,立刻夺下城门,并发出了事先约定好的信号。
那是一道微弱的火光,在黑夜中若隐若现,但对于孙策来说,这道信号就如同黎明的曙光,意味着胜利在望。
孙策早已在城外严阵以待,他的将士们都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地等待着内应的消息。每个人都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被敌军察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孙策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半个时辰之后,他看到了那道期待已久的信号。
他毫不犹豫地一挥手中的马鞭,率领着将士们如饿虎扑食般朝着城内冲杀进去。
刚刚踏入城中没多久,他们的身影就被其他守军察觉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孙策手起箭落,一箭精准地射中了第一个发现他们的士兵,那名士兵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直直地倒了下去。
“将士们!”孙策高声喊道,“既然我们已经暴露了行踪,那就不必再隐藏了!
听我号令,我们兵分三路,分别朝其他三门冲杀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今天就是我们扬名立万的时刻!将士们,给我冲啊!”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在空气中炸响,激起了士兵们的斗志。
众人齐声高呼,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朝三门冲杀而去。
“报!!!”
一名士兵满脸惊恐地冲进县衙大堂,声音都因为过度紧张而有些发颤。
“何事如此惊慌?”县令大人端坐于堂上,面色凝重地看着那名士兵。
“县令大人,不好了!敌军已经冲进城里了!
而且敌军全是骑兵,来势汹汹啊!还请县令大人速速下令抵抗敌军!”士兵气喘吁吁地禀报着。`欣¢纨_夲/鰰~占+ ¢首~发*
“敌军有多少人?”县令大人眉头紧蹙,追问道。
“夜色太黑,实在看不清楚,但据小的估计,大约有一万多人。”士兵的声音略微低沉,显然对这一情况也感到十分无奈。
“我军城内加上临时征召的将士,也才三千五百多人啊……”
县令大人喃喃自语道,他深知敌我双方兵力悬殊,这场仗恐怕是难以取胜了。
“大人,如今敌军已经进城,我们这点兵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若是敌军还未进城,我们或许还能凭借城墙坚守一段时间。可现在……”一旁的师爷忧心忡忡地说道。
县令大人沉默片刻,缓缓说道:“看来大势已去,我决定向大楚投降,诸位意下如何?”
大堂内的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说话。
过了一会儿,一名将领站出来说道:“我等没有意见,一切听从县令大人的。”
县令大人微微点头,然后对那名士兵吩咐道:“那你去给将士们传令,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告诉大楚领军的将军,就说我拿了印信便立刻前来投降。”
“小的明白!”士兵领命后,转身快步离去,去给将士们传达县令大人的命令。
传完令,立刻来到孙策面前拜道:“请将军住手,我们愿意投降,县令大人拿了印信召集所有县城官员便来投降。还请将军放过我等!”
大楚的将士们听令!我军全部住手,领方县令已经归顺我军,不可再造杀孽。
领方县县令刘累携所有官员拜见将军,这是领方县的印信,还请将军查验。
大家都起来吧!既然你们愿意归顺,以后就是大楚的子民和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