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寒门国舅 > 第755章 一层身份足矣

第755章 一层身份足矣

醒了一句。

“嗯。”

李荣这才回过神来,跨步进到内阁院落。

徐溥早一步得知消息,正在外厅等候。

双方简单见礼后,李荣将此行目的说明:“徐阁老,刘阁老不在这几日,您辛苦了吧?”

“应该的。”

徐溥并没有表达谦虚之意。

内阁就他一个人当值,所有事几乎都是他一肩挑,能不累就怪了。

李荣道:“因为内阁缺人,我们司礼监也随之繁忙了许多,一些不太紧要的政务,只能暂时搁置。陛下也很勤勉,每日都批阅奏疏到很晚。”

“是啊。”

徐溥道,“陛下勤政爱民,实乃少有的明君。”

嘴上应付着,徐溥心里却在琢磨,刘吉到底是因为什么案子才被锦衣卫带走的?现在结果如何?

李荣终于开诚布公道:“刘阁老请辞的奏疏,陛下已经准允了,特地赐车马和奴仆,送他荣归故里。”

“……”

徐溥一时无语。

心说感情来慰问我一顿,问我辛苦不辛苦,就是为了告诉我,以后你再辛苦,也一个人把事给扛了吧?

李荣笑着拱手:“恭喜徐阁老,荣升首辅学士了。”

“呵呵。”

徐溥不由摇头苦笑。

在一般人看来,尤其是在刘吉这样争名逐利的人眼中,成为首辅,那是梦寐以求的事情,是几辈子求之不得的福泽。

但这些日子徐溥几乎忙到快忘了自己来内阁干嘛的了。

就他和刘吉两人,刘吉又不做事,导致他一个人干的是几个人的活,仔细想想,或许有没有刘吉,其实差不多。

但现在有人告诉他,你成为首辅,以后这里就是你一个人的天下,他仍旧高兴不起来。

忙到焦头烂额,燃烧生命奉献出一切,是不是首辅差别真有那么大?

萧敬听李荣那慢吞吞的话,多少有些着急,提醒道:“李公公,该说陛下的安排了。”

“咱家知晓。”

李荣并没有见怪,随即道,“陛下准备,由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峦,即刻入阁,协同徐阁老办事。”

徐溥马上提出质疑:“就算刘阁老主动请辞,难道不该等朝会上公开议论过,最终才决定其去留吗?”

“不用了。”

李荣摇头道,“刘阁老归家心切,正如当初的万阁老一样,根本就无法挽留……徐阁老又何必强留呢?”

这是在提醒徐溥。

万安走的时候,也是很不情愿的,最后还是乖乖就范,毕竟不走不行,留下来就得吃官司,甚至进诏狱,很可能会被问罪杀头。

刘吉跟他的情况并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至于让朝堂上的人挽留……话说,你们东宫讲官出身的官员,有谁会可怜刘吉,真的去挽留他?多此一举作甚?

徐溥再道:“有关新阁臣的人选,是否也应该经过廷推和廷议?”

李荣笑道:“可是先前翰林院上的阁臣候选名单中,并没见到张学士的名字,如果非要这么推的话,会不会……君臣面子都不好看?”

徐溥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拿到朝会上去说,就是怕当众撕破脸,君臣都下不来台,还不如由皇帝自己决定得了。

毕竟阁臣就是皇帝的顾问和秘书,其去留全看皇帝的心意,这充分体现在对万安和刘吉的处置上。

你们都不打算推荐张峦,还要拿其入阁之事议论,不诚心让皇帝心里不痛快吗?

徐溥道:“大明阁臣选拔规矩,一直都有,且已形成定制,是否不宜因张学士便有所更变呢?”

或许是徐溥也想维持跟皇帝的良好关系,就算心中极力反对张峦入阁,但也只是婉转地表达一番,希望皇帝能听进去他的意见。

李荣点头:“徐阁老所言在理,张学士一非进士出身,又非庶吉士或是一般馆阁出身,虽有在馆阁供职的经历,但只是历官而不做事,在威望上,的确有所不足。”

“嗯。”

徐溥点头,“如今内阁人手不足,缺少的是实干型人才,一来就要顶上去做事的。反观张国丈,为官以来基本都是虚职,哪怕是出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也没去过几天。若他病愈的话,反倒应该在翰林院多历事才可。”

意思是,张峦在翰林院供职期间都没做什么事,更遑论阁臣了。真要提拔他的话,必须让他去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