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顶梁柱
司礼监值房。·3!0-1^b+o′o+k`..c!o-m*
覃吉几人各自捧着一堆奏疏回来。
此时的覃吉虽还没有正式升掌印,但谁都知道现在司礼监是由他来做主,但他并没有什么架子,完全是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
随着卓有能力的刘健入阁,在首辅徐溥和其通力配合下,司礼监处理奏疏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皇帝那边费心的事更少了。
朱佑樘只需要每日上朝跟大臣商议朝政,再就是把一些悬而未决的大事,多费些心思,反复衡量得失,或是派人去征询朝中相关衙门的意见,得出最后的结论,使得朝廷的运转,顺滑无比。
朱佑樘并不会固执己见,很多时候,都是下面怎么说,他怎么做。就算跟朝臣偶有争执,也都局限于朝堂范围内,他独立做主的时候并不太多。
“覃公公,您说这位小国舅,年纪轻轻,就能做如此大事,将来还了得?必定是出将入相啊!”
到了内阁值房后,李荣有意拿这件事来试探覃吉。
覃吉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赞同地道:“是啊,二公子殚精竭虑,一心为陛下,为朝廷,可谓劳苦功高。这样瑞智之人,未来必定是大明股肱!”
李荣道:“那二公子做这一切,究竟有何目的呢?”
一个问题就把气氛给闹僵了。
覃吉脸色变得颇为尴尬。
虽然他完全可以推说,张家人就是单纯为朝廷,人家没有私心,或者说人家就是这么忠君爱国但也明白,这话拿来搪塞皇帝可以,但要敷衍李荣这样的功利主义者,其实是徒劳无功的。
“又治河,又开矿,还要铸炮未来是否还要出兵平定草原,创建万世功业呢?”
李荣笑了笑,道,“志向高远,本身没什么不好,但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我等都是为陛下着想,有时候不得不防一手。其实有时想来,怀公公在京时,做的很多事并非无的放矢怀公公经历过太多的人情世故,可能是见多识广,不再相信人了吧。”
覃吉看了李荣一眼。
他当然听出对方话里是什么意思。
真心为皇帝着想的话,就不应该一直让张家父子表现如此突出,最好就是让他们回归到比普通人略强一些的状态,或者说,让他们的发挥跟朝中大臣持平就好非得特立独行,还不求回报,这不是诚心招惹他人非议么?
“李公公,你的意思是?”
覃吉以装糊涂的姿态,望向李荣。
李荣道:“咱至少得弄清楚,小国舅对将来的期望是什么吧?咱家可不是害他!其实是为了让他少受他人妒忌,帮他把那些潜在的威胁给剪除掉。这样也有助于他未来更好地帮陛下做事。”
覃吉试探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让二公子就此收手?”
“不敢妄自决断。”
李荣叹息道,“但若有可能的话,如此是最好的就算是自家子侄,这会儿我都得嘱咐他暂时收敛起锋芒。
“这次二公子在西山开矿,不知得罪多少权贵,而那些人,往往是不会与人讲道理的。一旦发起狠来唉!”
覃吉默默地点了点头。+8`6*z?h_o′n¨g·.-c!o*m,
显然他也知道,张家父子如此锋芒毕露,他们的政敌不可能一直按部就班,光靠散播谣言去行那恶意中伤之事。
一旦旁人发现,父子俩在朝中已属于无敌状态,那不得多整一些物理消失的办法?
既然你们父子非要特立独行,让朝廷所有人来给你俩当背景板,那就得让你们知道大明朝廷的规矩
弱肉强食,这事放到哪儿都适用。
张延龄回到京师后,并没有忙着去计算自己此行到底赚了多少银子。
赚多赚少,反正都不是自己的,算来算去也不会多多少反倒是眼下,他比较在意铸炮的进度至于修河方面,他暂时不准备投入资金,肯定得先把李孜省给抻一抻。
这天傍晚时分,张延龄回到家中,刚跨进中院月门,就见到张峦正坐在自家堂屋的主位上接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