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摊上的生意就比别家明显好,也有的人缩着手蹲在那儿,面前摆着些旧书什么的,几张字画随意扔在地上,这时候古董相当于破烂,要不是还保存的完整些,画的也是花团锦筷的喜庆,估计连摆也懒得摆出来。
苏幼雪走在沈琰身边,一手拿着糖葫芦,一手拿着枣泥糕。
沈琰瞧见有卖豌豆黄的还问她要不要。
旁边有别的小孩瞧着眼馋的不行,他们出来也就一两毛钱的零花。
哥哥姐姐可舍不得这样给买着吃,瞧着沈琰手上那么多小吃很是羡慕。
“饱了,回头晚饭都不用吃了。”
苏幼雪有点无奈的笑道,这家伙还真是,只要出来逛街,看到有什么好东西都想买给她。
“这才哪到哪,你是不是这阵子只顾学习去了?没有好好吃饭,我怎么看着你又瘦了?”
沈琰觉得她吃的太少了,说着就要去握她的腰,看是不是瘦了。
“我哪有。”
苏幼雪躲了一下。
“在大街上呢,你别瞎闹。”
媳妇脸皮薄,沈琰也不逗她了。
越往里走,卖书字画的小摊也渐渐多起来,还有些摆了古董青瓷花瓶卖的,价钱很便宜,按尺寸大小,三块五块一个。
不过看的人多,问的人少,花钱买的人就更少了。
沈琰对这些挺感兴趣,看了半天,在一个卖零碎玩意儿的小摊子前停下来。
苏幼雪瞧见旁边有邮局,就让沈琰先看着,她去邮局买点东西。
小摊上冷冷清清的,不起眼的边沿上摆放了不少黑黝黝的墨石,雕刻的还算精美。
摊主正拿着一个青瓷碗在吆喝,瞧见有人站在前面,忙开口:
“您瞧瞧这个碗吗?可结实了,而且没缺口,我这卖的最便宜,一块钱一个随便挑!”
摊主摆了半天生意没开张。
不怪他,这年头都买结实耐用的大搪瓷碗,他这边摆着的薄瓷青花儿小碗,一瞧就没那个大碗实惠,孩子吃饭稍不留神就能砸了,没人要。
沈琰对碗没什么兴趣,四合院里他们用的瓷器,精致的很,比这好了不知多少倍。
他瞧了一圈,见一个破纸盒子垫了几张发黄的纸,随意扔着十几块古墨,大部分保存完好,也有几块缺了角儿的被随意粘起来,倒觉得蛮有意思的。
沈琰之前在老爷子书房,听他讲了许多文房四宝的门道,提及最多的就是墨,他想着要是遇上好的,买来送给苏老爷子。
这些墨琔黑沉沉的看起来不起眼。
但是仔细瞧,就能看出这是经过细心挑选的,大约是摊主特意挑出来,每块都比摊上摆着的其他墨好。
“这盒子里的是大块的墨,略微贵点。”
摊主瞧见他穿的好,便热情的介绍,
“不过上头的雕刻特漂亮,你看这龙纹,细着呢!”
沈琰拿起一块仔细瞧了,觉得有几分眼熟,他好像在哪见过?
一时想不起来了。
纸盒里足有十几块,看着的确不错,墨的外表泛着淡淡的紫色光泽,雕琢繁复精致,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保存好,大概是受了潮,带着些冰纹与墨霜。
沈琰手指在盒子里翻捡:“这一盒多少钱?”
摊主立刻来了精神:“这一整盒六块!上午一个老头选了好久……”
沈琰拿在手里掂了掂,随口道:“选了好久也没买吧?”
摊主咳了一声,不说话了。
上午那位老头年纪挺大,选的也认真,可就是夸了半天一块没买,说要下午来,眼瞅着快收摊了也没见过来。
沈琰认真挑选了几块,但是完整的也就那么几块,没一会就挑完了,便对摊主道:
“你还有没有其他的,这都碎了怎么用?”
摊主瞧着沈琰身上的衣服,
知道这是位有钱的主儿,立刻道:
“有有有!我这还有一套好的呢!”
这次拿出来的明显要好,竟然还有一个破旧的木盒装着。
里面的锦缎大概是年份久了,都有些磨破了,但是里头装着的十方古墨保存完好,背面刻着十景图,扑面就是一阵清雅墨香。
十块古墨形状各异,一面绘画一面阴刻御题诗文,正是西湖十景。
沈琰忽然想起来了,他在老爷子书房看到过一本图册,上面专门画着这些珍品古墨图,这一套是、是乾隆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