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熟悉的同门,哪怕这个问题她本该清楚,却容易吞吞吐吐,讲不明白个所以然,甚至还会紧张。而她的内心更多的似乎是对自己的责怪,一旦将精力放在对自己的评判上,仿佛表现就更不自然。在修改论文或者写一些东西时,除非不去考虑太多限制比如怎么用词怎么组织语言,否则就会陷在对自己的评价中而难以专注。又或者真的是积累不够,就像“肚子里没有墨水”所以写东西总是件极为困难的事吧,尤其是别人定了条条框框后,有人说现在的论文就像古代的八股文,是有套路可言的,每一部分的写法早已有人总结出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方法。但写论文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难的一件事。
“怎么才能确定他是那个对的人呢”“只有坚持爱下去才能确定他是那个对的人”你看,感情也是这样。还是算一卦可以走到一块才敢无悔相爱呢?她仿佛就是后者,似乎相信这个所谓的卦象或者天命,就不会顾虑自己受太多伤,也不用担心那个内在的小孩被抛弃了。
可是没有那么多100%确定性的事情,生活没有剧本,虽然今日预演有时仿佛写了一个剧本,但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又当如何呢?似乎对于高敏感特质的人来说,处理意外境况总会花费更多精力,而让其疲惫不堪。如何在其中寻找平衡,是人生修行的重要一课。不知怎样做才是最佳态度和最佳选择。但最低要求便是坚持活着,其次努力乐观,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