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老支书拿到钱就给周益民送过去。
看见老支书递过来的钱,周益民并没有客气,直接收了过来。
老支书看见周益民并没有数钱,就提醒道:“益民,你点一下。”
“难道还信不过老支书你吗?”周益民随手揣进口袋里,实则是充进空间里去,发现数目并没有问题。
老支书得到周益民的信任还是相当开心。
不过,他也忙,没时间陪周益民唠嗑,匆匆而去。
回到水库那边,周家庄的村民们并没有偷懒,反而是更加卖力的工作。
老支书这时候公布道:“大家先休息一下,益民已经将电线买回来,一共花了210块钱,还有100个灯泡,刚好每家每户都有一个。”
村民们听到电线的价格,都被吓了一跳,没有想到电线竟然这么贵,要210块钱,这么多钱,都不知道要村多久才存到210块钱。
“这个电线,这么贵的吗?”一个村民开口道。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不停讨论着,这个电线为什么这么贵。
对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两百多确实是笔巨款。
要是以往,单纯挣工分,即便是满工分,一年也才挣那三十来块钱而已。
老支书瞪了一眼那些没见识的家伙。
“你们知道个屁,电线都没摸过,什么价格,你们知道吗?就说贵。”老支书臭骂道。
物质匮乏的60年代,家用电器还是个空旷的概念。人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四处奔波,那个年代还有不少的村镇根本就不通电。即便是在城市中,也只是有电灯可以在夜晚照明使用。
农村,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还真很多人连电线都没有接触过,谁知道什么价呀!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老支书觉得,能通电、用电的东西,都是稀缺货,起码对农村来说是。那么,就肯定不便宜。
说实话,这价格还低出了老支书的预料范围。
经过一天的努力,大家终于把五十根电线杆全部立好,现在剩下就是拉电线。
虽然说周益民对于拉电线这种事情还是懂,不过不知道这时候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所以还是请来徐向北过来指导一下。
徐向北收到周益民的通知之后,今天一大早就赶了过来。
周益民今天一起床打开商店里看了一下,看见今天的一元秒杀有100斤牛肉、100条中华、100瓶董酒和100斤鸡蛋,直接全部拿下。
看见这几样东西,看来过年送礼的有着落了。
要知道董酒可是好东西。
董酒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工艺简称为“两小,两大,双醅串蒸”。
这一独特精湛的酿造工艺造就董酒的典型风格: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微微的、淡雅舒适的百草香和爽口的微酸,酒体丰满协调。
据说,董酒在制曲过程中加入了纯天然的130多种本草,形成董酒中的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成分,经常适量饮用,达到调整机体协调、平衡的目的。
其生产工艺和配方在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在蒸馏酒行业中独树一帜,被国家权威部门永久列为“国家机密”。
“徐哥,来这么早?先吃个早饭吧!”周益民老远就看到徐向北。
徐向北也没有客气:“正好,肚子有点饿。”在周益民家混熟了,他没把自己当外人。
周益民提前准备了肉包子和白粥。
徐向北说道:“吃的这么丰盛啊?奶奶他们吃了?”
周益民点头,他起床有点晚。几乎每次起床,爷爷、奶奶他们早就吃过了。
两人很快就将早餐给消灭掉,随后来到发电站这边,要从这里开始拉,最后接到村里去。
来到水库的时候,看见周家庄的村民已经在等候,而双田村的村民还在忙着修建水库。
不过双田村的村民情绪跟周家庄的村民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周家庄吃村民看到水库即将完工很高兴,代表着村里能有电使用,而且完成这个工程之后,就不用那么辛苦。
然而双田村的村民就是,看见水库即将完工,就意味着,他们即将“失业”,虽然说没有工钱,但是包吃,能吃饱,甚至可以带点回家。
这么好的“工作”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