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581章 出口还是内销

第581章 出口还是内销

东西在国外有没有销路。要是能换外汇,那是大功一件;要是不行,就全力保国内供应——北方老百姓过冬,太需要这玩意儿了。”

他的目光扫过周益民凹陷的眼窝和老赵缠着绷带的手,语气难得柔和:“同志们辛苦了,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民生大事。”

科研室的众人,听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十分开心,纷纷表露出这个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兰兰文血 首发

上级领导还有事情要处理,并没有在钢铁厂多停留,随即便离开。

随着铁门关闭的声响,科研室突然陷入寂静。

直到小王憋不住的欢呼打破沉默,整个房间才重新沸腾起来。

除了周益民和李崇光两人之外,其余的人都十分的振奋,这个是继空气炸锅之后,又一个好的产品。

胡厂长却顾不上庆祝,连忙回到办公室去,他还有他要处理的事情。

此时的外贸部大楼同样炸开了锅。

李部长刚挂掉电话,就抓起外套冲向电梯。

“通知市场调研组,带上近三年的国际能源设备报告!”他对着对讲机大吼,领带歪斜地挂在脖子上。

“立刻派车!咱们现在就去钢铁厂!”走廊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脚步声,文件翻飞声中,有人碰倒了饮水机,矿泉水在地面蜿蜒成河。

黑色轿车风驰电掣般驶过厂区大门时,门卫老张差点没看清车牌。

李部长推门下车,高跟鞋在柏油路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胡厂长,太阳能热水器在哪?”她顾不上寒暄,公文包甩在实验台上发出闷响。

“我们带来了三个语种的市场分析员,还有欧盟最新的能源设备准入标准。”说着,她扯开文件袋,一叠厚实的资料哗啦啦铺满桌面。

就在周益民他们正准备休息的时候,胡厂长就带着李部长她们来到科研室这里。

科研室的白炽灯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设备表面投下晃动的光斑。

胡厂长这时候说道:“益民,你们在场演示一下。”

周益民没有办法,只能听从命令,开始新一轮演示,而外贸部的专家们早已围拢过来,相机快门声、计算器按键声、英语和日语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

胡厂长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领导们紧皱的眉头和发亮的眼睛,突然意识到,这个深秋的早晨,不仅改变了钢铁厂的命运,更将在全国乃至世界,掀起一场关于清洁能源的变革风暴。

然后科研室就发出激烈的争论声中嗡嗡作响,外贸部的市场分析员们围在太阳能热水器旁,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阵营。

李部长的钢笔重重敲在实验台上,震得水杯里的凉茶泛起涟漪,却压不住此起彼伏的争执声。

“我在广交会跑了五年外贸!”金发碧眼的翻译小张扯着嗓子,美式英语口音混着中文格外尖锐,“欧美家庭早就普及电热水器和燃气设备,谁会为了省钱装个丑兮兮的铁家伙在屋顶?”

她扬起手里的调研报告,纸页上密密麻麻的柱状图在灯光下晃动:“看看这数据,太阳能设备在西方市场的年增长率不足百分之三”

话音未落,负责东南亚市场的老陈就拍案而起,工装袖口蹭翻了桌上的烟灰缸。

“那是西方!”他的福建口音因为激动而愈发浓重。

“你问问东南亚做贸易的,哪户人家舍得天天用电烧水?咱们这设备不用电网、不用煤气,正合他们的需求!”说着,他掏出数据然后展示给众人看。

“别忘了国内市场!”李崇光突然挤进人群,工装口袋里露出半截实验数据报表。

“北方三亿人冬天洗澡难,光是这个需求就能消化五年产能!”他的话像导火索,点燃了新一轮争论。

主张内销的人挥舞着市场调研报告,强调民生工程带来的政策红利,而外销派则举着汇率换算表,争论外汇收入对厂子的重要性。

争吵声中,周益民始终沉默地站在设备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集热管的镀膜。

当争论声浪达到顶点时,他突然打开设备开关,滚烫的热水喷涌而出,蒸腾的水雾瞬间模糊了众人的眼睛。

“各位”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让人安静的力量:“技术难关我们能攻克,市场需求也摆在眼前。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能不能卖,而是怎么让它既满足国内民生,又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这句话如重锤般砸在每个人心头。

众人觉得周益民说得并没有错,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