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破胆,在唐军无情碾压下尸横遍野。
日暮时分,李渊下令攻城。没有携带任何器具的唐军士卒不避箭矢抵近城墙,徒手攀援而上。城上守军早被这血腥场面吓住了,再也无心作战,扔掉兵器或逃或降。
霍邑随即被唐军攻陷,西征之路顿时充满希望!
李渊大赏功臣,有人提议奴仆出身的士卒不应与良民相同。李渊说:“战场上刀剑无眼,怎会分辨高低贵贱;到了论功行赏之时,也不应区分三六九等,大家一视同仁。”还有人劝李渊不要封赏过滥,李渊说:“隋朝吝于封赏,所以失掉人心,我们为何还要学他!况且用封赏收揽民心,不比打仗好吗。”
八月初八,李渊进占临汾郡;十三日,攻陷绛郡(治所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擒获郡守陈叔达。
十五日,抵达龙门(山西河津、陕西韩城之间)。刘文静带着五百突厥士兵、二千匹战马风尘仆仆赶来。李渊高兴地拍着刘文静肩膀说:“你们来的正好,兵少马多正合我意,这全是你的功劳!”
【06】 绕过屈突通
霍邑大捷后,关于下步的进攻发展方向问题,在唐军内部形成了两种看法:
一是攻占由名将屈突通据守的河东郡(治所山西运城永济),扫除西进最后障碍;二是以部分兵力包围河东,主力渡过黄河,向长安挺进。
河东户曹参军(掌握户籍的属官)任瓌拜见李渊说:“关中群雄翘首企盼义军,我在冯翊(陕西大荔)多年,知道他们底细。请派我前往劝谕,必望风而降。
义军从梁山(古地名,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渡河,经韩城(陕西渭南韩城市)进逼合阳(陕西渭南合阳县),夺占永丰仓(隋时粮仓,位于陕西渭南华阴东北)。如此长安虽未克,但关中大势已定。”李渊大喜,当即提拔任瓌为银青光禄大夫。
八月十八日,李渊到达汾阴(古地名,位于山西运城万荣县西南),派人招抚关中群雄中实力最强的孙华。
二十一日,进军壶口(山西吉县、陕西宜川之间壶口镇)。黄河两岸民众自发前来奉献舟船的日以百计,李渊为此专门成立了水军。
二十四日,孙华从合阳单骑渡河拜见李渊。李渊亲切接见,将他任命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兼冯翊太守,让他率麾下部众先行开路。
同时,令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将领陈演寿、史大奈,发兵六千从梁山渡河,屯驻于黄河西岸等候主力。任瓌为招慰大使,和平劝降韩城(陕西渭南韩城市)。
李渊交代王长谐说:“屈突通距我不过五十余里,却不敢前来,由此可见他的部众必定不听指挥。但屈突通害怕获罪,又不得不战。倘若他渡河攻击你们,我就挥军攻打河东,他必然无法防守;如果他全军固守,你们就断绝河道。前面扼住他的咽喉,后面攻击他的背部,他不走一定被擒。”
九月初七,屈突通果然派大将汤显和率数千骁果趁夜偷袭王长谐。王长谐正面作战不利,孙华、史大奈用游骑兵从后进攻汤显和,汤显和大败,逃回城内断绝河道自保。
初八,冯翔太守萧造向李渊请降。初十,李渊进围河东(山西永济)。
这时,关中豪杰前来投奔的日以千计。李渊想西进长安,又因河东尚未攻克,有些犹豫。
裴寂说:“屈突通坐拥众兵,固守坚城。我军舍他而去,如若进攻不利,后退则为河东所阻,腹背受敌。不如先攻克河东,再挥军西上。长安以屈突通为倚仗,他一败长安必破。”
李世民马上接话:“你说的不对,兵贵神速,我军凭借屡胜之势发展进攻,长安望风披靡。如果顿兵坚城,时间长了人心必散。屈突通不过只知固守而已,不足为虑。”
李渊吸收了两人看法,派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河东,他亲率主力向西进攻长安。
当天,华阴令李孝常献上永丰仓,向唐军请降。
十二日,李渊率军渡河,屯驻朝邑(陕西渭南大荔县东)长春宫(隋朝行宫)。
十八日,派李建成、刘文静率王长谐等数万人屯驻永丰仓,阻扼潼关以东之敌进犯;李世民、刘弘基率殷开山等数万人攻掠渭水以北地区。
屈突通得知李渊西进,担心长安被占,派大将尧君素看守河东,亲率数万人赶赴长安,却被刘文静阻截无法前行。
屈突通转而依附屯驻潼关南城的隋军将领刘纲,又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