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唐气象 > 第10章 大唐对外第一战,一举击破东突厥

第10章 大唐对外第一战,一举击破东突厥

/p>

为搞清唐军虚实,颉利派心腹执思失力以使者身份入访。执失思力在太宗面前极力吹嘘,说什么颉利与突利两位可汗统带百万大军已经抵达长安近郊。

原以为会吓住太宗,可谁知太宗血雨腥风见得多了,又怎会被一介使者吓到。

见执失思力如此猖狂,太宗当即怒骂:“我与你们可汗曾当面结下和亲盟约,前后馈赠给他的财宝不计其数。你们可汗却背盟而来,毫无羞愧之心!你们虽是戎狄,也应长着人心,怎能忘恩负义,还大言不惭!我现在就宰了你!”

执失思力赶忙跪地求饶,宰相萧瑀、封德彝劝说太宗勿伤使者,将其遣返。太宗余怒未熄的说:“我今天要把他放了,他们还以为我怕了,势必更加放肆。”派人将执失思力看管起来。

太宗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出玄武门径直来到渭水,隔河斥责颉利负约背盟。突厥人大惊,纷纷下马施礼。

不多时,唐军赶来,旌旗招展铁骑纵横,布满整个原野。颉利没等到执失思力,却见太宗亲自出马,不禁面露惧色。

太宗命令各军布阵,独自留下与颉利商谈。

萧瑀担心有失,叩马向前谏阻。太宗说:“卿无须担心,我早就考虑好了。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无非因朕新近即位,以为我不敢抵御。我如闭门拒守向其示弱,他们定会大肆劫掠。所以朕才单骑前出以示轻蔑,并展我军威,让他知道我军早有准备、不惜一战。他们深入我国纵深,不可能没有畏惧之心。有了敢战的勇气和底气,才有资本与他们讲和。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只须看着就好。”

事态发展果如太宗所料。当天,颉利派人议和,太宗下诏允准。

两天后,太宗再次亲临渭水。与颉利在便桥上斩杀白马为誓结下盟约,突厥撤军离去。

这次结盟,为大唐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史称“便桥之盟”。

事后,萧瑀向太宗请教:“突厥在没讲和前,众将领争相请战,陛下却没同意,臣等也深感困惑,没多久突厥就自行撤去,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

太宗答:“我见他们人数虽多却部伍不整,判断他们不过是想贪图些便宜。当他们请和时,颉利可汗手下权贵都来见我,只有他独自留在渭水西面,我如把这些权贵灌醉抓起来,然后再发兵袭击,势必摧枯拉朽。我再让长孙无忌、李靖在幽州设伏,断其归路。他们前有伏兵拦阻,后有追兵尾随,覆灭易如反掌。”

“我不让众将出战,主要是因我即位不久,国家还未安定,百姓还没富庶,应该休养生息。一旦开战,损失过于巨大。且与突厥结下血海深仇,他们一定会加强武备以图报复,我要彻底剪除他们恐怕就不好实现了。”

“因此我才息兵止战,给他们点甜头,他们得其所愿自然退去。志得意满也就不再加以戒备,待到我们国富兵强,再远征漠北一举消灭他们。‘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这下你明白了吗?”萧瑀叹服而拜!

吓走了突厥,太宗君臣励精图治,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恢复社会秩序,促进民生发展上,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

与之相反,得到重金贿赂、收获满满的突厥却逐渐开始没落。

突厥作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原本民风质朴,政令简约。隋末唐初,有个叫赵德言的汉人来突厥避难,受到颉利可汗重用。赵德言仗恃可汗信任作威作福,参照汉地模式修改突厥习俗,使得政令繁琐严苛,引起国人不满。

颉利可汗又亲近胡人部落,疏远突厥族人。胡人大多贪功冒进,性格反复,导致争端屡起,战火不断,严重削弱了国力。加之从武德九年(626年)冬季开始,漠北地区连降暴雪,深达数尺,牧民赖以为生的牛羊大量冻死,连年饥馑。

颉利可汗不仅不加以体恤,反而变本加厉征收赋税,搞的人心离怨,众多部落背叛而去,使得突厥兵力大减。

掌握了这一情况,许多大臣奏请征讨突厥。太宗拿此事征求萧瑀和长孙无忌意见,萧瑀赞成,长孙无忌进言说:“突厥今年并未犯我疆土,如果弃约攻打,烦劳百姓,恐怕不是王者之师的做法。”太宗随即打消了念头。

突厥强盛时,在大漠极北之地,贝加尔湖以南,居住着一支叫敕勒的古老民族,依附于突厥。

敕勒也称丁零、高车、铁勒,共有薛延陀、回纥、契苾、都播、骨利干、多滥葛、同罗、仆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