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举一动早被阿史那都支所派斥候侦知,误以为他真的是在打猎,放松警惕不再戒备。
数天后,裴行俭在距阿史那都支部落十余里的地方停下。派亲信前往问候,无非说些身体可好之类的闲话,并敦请阿史那都支过来见个面。
阿史那都支不好拒绝,只得前来拜见,结果被裴行俭抓获,暂送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看管。之后,又选派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赶往李遮匐所在部落,抓获了李遮匐。
完成了任务,裴行俭让波斯王子自行回国,留下王方翼驻守碎叶城,自己押着两个囚犯返回长安。
裴行俭计策虽妙,但一向信奉谁拳头硬听谁话的突厥人并不服气。
十月份,单于大都护府(治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所属阿史德温傅、阿史德奉职两个部落反叛,找了个叫阿史那泥熟匐的突厥王族做可汗。都护府二十四州酋长纷纷响应,短时间内便集结起数十万兵力。
高宗诏令都护府长史萧嗣业、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出兵讨伐。
萧嗣业也是百战名将,在多次取得胜利后产生了轻敌心理。
一天,天降大雪,突厥趁夜发起进攻,萧嗣业毫无防备,仓皇拔营逃走。失去指挥的唐军乱做一团,在突厥骑兵的碾压下死伤无数。
花大智、李景嘉带着步兵且战且退,返回都护府。事后,萧嗣业流放桂州,花、李二人也遭撤职处理。
击败了萧嗣业,突厥人接连进犯定州(河北定州)、营州(辽宁朝阳)等地。
如果说西突厥距内地遥远,那么这次突厥可是打到了家门口,不由高宗不重视。
十一月初六,高宗宴请裴行俭,在席间授予裴行俭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两个职务,派他出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与丰州(内蒙古五原县以南)都督程务挺、幽州都督李文暕合兵三十余万攻讨突厥。
裴行俭吸取了萧嗣业粮道被抄的教训,找来三百多辆大车,在每辆车中藏了五名手执陌刀、强弩的勇士。又派数百老弱士卒赶车,伪装成粮队缓缓前行,并在沿途险要路段设伏,静待突厥劫粮。
突厥人倒很配合,果然蜂拥而至。老弱士卒扔下车辆一哄而散,突厥人也没查看车上装的是什么,拉起就走。到了一处水草丰茂的地方,他们解鞍下马停下休息。车中勇士猛然跃出,呼喝着连劈带射。突厥人惊恐万分仓皇逃命,又悲催钻进唐军预设的埋伏圈中,被斩杀殆尽。自此以后,唐军粮车再未遭过抢劫。
永隆元年(680年)三月,裴行俭在黑山(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大破突厥,生擒阿史德奉职,伪可汗阿史那泥熟匐为部下所杀,割掉首级出降。
突厥的第二波叛乱,被裴行俭轻易平复。突厥却像野草般顽强,你烧掉了它的叶,却烧不毁它的根。
裴行俭带着唐军刚刚离去,阿史那伏念又自称可汗,与阿史德温傅连兵作乱。
开耀元年(681年)正月,裴行俭再次受命出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右武卫将军曹怀舜、幽州都督李文暕出兵讨伐。
唐军进至代州(山西忻州市代县)陉口,裴行俭派间谍离间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让两人互相猜忌,不敢合兵一处。
阿史那伏念也不是省油的灯,设计诓骗前锋将领曹怀舜,说他在黑沙(内蒙古武川县境内)驻扎。曹怀舜立功心切,只带少数精锐前出,结果扑了个空。
阿史那伏念把家人和辎重留在金牙山(今地不详),主力齐出奔袭曹怀舜,在横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追上了他。唐军结成方阵自保,且战且退。双方激战一天,斗了个旗鼓相当。
无奈天不作美,突然刮起狂风。处在上风位置的突厥借助风势猛攻,唐军阵脚松动。曹怀舜眼见不利,丢掉军队逃走。唐军随即溃散,死伤无数。
曹怀舜收拢散卒,用重金贿赂阿史那伏念,并擅自与其议和。阿史那伏念撤军北归,曹怀舜等人得以不死,归朝后被流放岭南。
再说裴行俭,当他得知阿史那伏念袭击曹怀舜的消息,立即派将领何迦密、程务挺兵分两路掩袭金牙山。当阿史那伏念兴高采烈返回营地时,发现已被唐军夺占,只得向北逃遁。
裴行俭派程务挺、刘敬同领军追赶,阿史那伏念被追的无路可走,只好把阿史德温傅抓起来绕路向裴行俭投降,并请求宽恕。裴行俭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