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唐气象 > 第62章 猛将王君?遇伏身亡,唐吐边境狼烟四起

第62章 猛将王君?遇伏身亡,唐吐边境狼烟四起

王君?的父亲王寿,打发城中僧侣前往凉州(甘肃武威)报信,并给王君?捎去一句话:“将军不是一向自诩忠勇吗,何不放马前来,决一死战。”挑衅意味十足!

王君?登上城楼,遥望西方泪流不止,竟然不敢出兵迎战。

瓜州失守,小小常乐县却在县令贾师顺的带领下据城死战,顶住了兵力占优的吐蕃。悉诺逻率军赶来与莽布支合兵一处,接连猛攻十多天,常乐县仍自岿然不动。

悉诺逻派人劝降,遭贾师顺拒绝。无奈之下,吐蕃军队一把火烧了瓜州城,怏怏而去。

贾师顺一战成名,因功升任沙州刺史。至于王君?,不仅丢了老爸,还丢了大脸。由于国土未失,倒也没受什么指责。

王君?早年寒微时,曾因工作需要,在归附大唐、散居甘凉之间的回纥、契苾、思结、浑四个部落间游走斡旋,遭到他们的轻视与嘲讽。等到王君?事业有成,摇身做了河西节度使,便开始挟私报复,一味盘剥苛求他们。

四个部落深以为耻,秘密派人到朝廷告发。王君?听说了,通过驿站系统抢先一步奏告玄宗:“四部不听指挥,有叛乱意向!”

玄宗让宦官前来查问,一方面,宦官也是朝廷官员,立场上更倾向王君?;另一方面,王君?既然诬告四部,必然会花钱买通宦官。一来二去,也就彻底坐实了四部造反的罪名。

玄宗一纸诏令,把四大部落酋长全部流放到偏远的岭南。回纥酋长承宗连羞带恨,加上水土不服,竟一病不起客死他乡。

消息传回,承宗的侄子护输痛哭不止,咬牙发誓要替叔父报仇雪恨。随即暗中纠集党羽,时刻关注王君?动向。

开元十五年(727年)闰九月,吐蕃赞普(国王)派一队使者绕路拜访后突厥,王君?亲率数十名精锐前往肃州(今甘肃酒泉)拦截。护输收到线人报告,立即带领部众于沿途设伏等候。

王君?顺利完成阻击任务,兴高采烈的打道回府。路经甘州(今甘肃张掖)以南巩笔驿时,突然伏兵四起,回纥骑兵呐喊着冲杀而至。猝不及防下,唐军旗手中箭,军旗落入回纥手中。

判官宋贞被杀,护输剜出他的心脏,痛骂着说:“我让你再出馊主意。”

王君?临危不乱,与数十部众结成防御队形,拼力死战。从上午一直打到黄昏,终因寡不敌众,左右将士纷纷战死。护输纵马向前,瞪视着浑身是血,已经失去战斗能力的王君?,狠狠一刀将他砍落马下。

杀死了大唐节度使,显然不能再回部落居住了,护输让人载着王君?尸体投奔吐蕃。凉州唐军闻讯赶到,护输把尸体扔掉急驰逃离。

玄宗痛惜之下,追赠王君?为特进、荆州大都督,赐灵车送其尸体返回长安,隆重安葬于京城以东。丧事由朝廷操办,令前宰相张说撰写悼念文章,玄宗亲自书写于碑石。

说实话,对王君?这个人我不太喜欢。不可否认,他作战勇猛,能征善战,是员难得的猛将。但他私心过重、动机不纯,不是站在国家层面统筹边防事务,当战则战、当和则和。而是一味挑动边境事端,企图因战求进。

战争的最高境界一定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把别人的尸体做为功成名就的台阶,实在有些不地道!

王君?战死,引发河、陇一带唐军震恐。

玄宗把朔方节度使萧嵩调整为河西节度使,让左金吾卫大将军李袆出任朔方节度使。

萧嵩推荐刑部员外郎裴宽为军府判官,让他与王君?的判官牛仙客执掌军政,人心这才逐渐安定下来。

牛仙客原为鹑觚县(今陕西长武)小吏,因踏实肯干,受到县令傅文静器重。傅文静升任陇右营田使,召他做了佐吏,因功升至洮州司马。王君?主政河西,他凭借才干与勤勉,成为河西军府判官,是王君?的得力心腹。

萧嵩又引荐建康军使张守珪出任瓜州刺史,张守珪曾跟随北庭都护郭虔瓘戍守西域,多次击败后突厥,是位优秀的边防将领。

到任后,他统率瓜州残余部众修缮被焚毁的故城,刚把板筑建起,吐蕃骑兵赶来,唐军相顾失色,毫无斗志。

张守珪镇定自若的安抚大家,让人在城楼上设置酒席,旁若无人的饮酒取乐。吐蕃来到城下,怀疑有诈撤军离开。张守珪出城追击,吐蕃仓皇而逃。

在张守珪的指挥下,瓜州很快修复。张守珪召集流散民众,让他们各操旧业。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