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袭。朱滔仓促应战,被打的大败,狼狈逃回幽州。
李宝臣乘胜追击,被朱滔将领刘怦击退。
田承嗣眼见沧州包围已解,即刻引军南归魏州,派使者对李宝臣说:“南边有战事,我不能再跟随你了。至于石头上那两行字,你别太当真,我不过是在调戏你而已。”
李宝臣既惭且怒,只得撤回恒州驻地(今河北正定)。这一仗他打的简直窝囊至极,不仅毫无所获,还得罪了实力强悍的卢龙。他担心朱滔报复,安排猛将张孝忠为易州刺史,带领七千精兵驻防。
达成目的田承嗣见好就收,没再继续激怒朝廷,第二次派使者向代宗请求入朝谢罪,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也上表替田承嗣讲情。
大历十一年(776)年二月,代宗接受了田承嗣请求,允准其入朝,下诏赦免了他的罪行,官复原职!
一场危机在田承嗣的巧妙摆布下,就此烟消云散!
【05】自取灭亡的李灵矅
大历九年(774年)正月初三,汴宋节度使田神功于长安病逝。
田神功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一样,出自驻防辽宁营州的平卢军。因不肯参与安禄山叛乱,渡海来到山东,成为抗击叛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原本傲慢不逊,后受到名将李光弼感化,变的谦虚有礼,在军中颇受将士爱戴。
同其它藩镇节帅病故一样,他的死让汴宋军群龙无首,变的乱做一团。参与防秋的一千五百名汴宋将士在当地哄抢府库财物,溃散逃归驻地。
代宗反应很快,第一时间任命田神功的弟弟田神玉为汴宋留后,稳住了局面。
大历十一年(776年)五月,田神玉也因病撒手人寰。
都虞侯李灵曜杀死了兵马使兼濮州刺史孟鉴,向北结交田承嗣引以为援,企图逼迫朝廷让他做节度使。
可惜河南藩镇不像河北,除去淮西李忠臣朝廷难以控制,其它藩镇还均为朝廷所有。汴宋位居河南中部,毗邻东都洛阳,如此重要的地方代宗当然不肯放手。
五月初七,代宗令永平军(驻河南滑县)节度使李勉兼管汴宋八州,只给了李灵矅一个濮州刺史的官职。李灵矅当然不肯干,拒不接受诏令。
双方耗了一个月,无奈的代宗只得将他任命为汴宋留后,并遣使抚慰。
闹了这么一出,李灵曜不再把朝廷放在眼里,私下与田承嗣搞在一起。
七月份,刚刚消停没几天的田承嗣发兵攻打滑州,击败李勉。田承嗣此举,一方面是出于对永平军参与围攻魏博的报复;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声援李灵曜。
李灵矅有了老田支持,自己又如愿以偿当了留后,便开始仿效河北藩镇,用自己的党羽分任所辖八州刺史、县令,闹起了独立。
代宗坐不住了,立刻诏令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永平军节度使李勉、河阳三城使马燧出兵讨伐,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闻讯也赶来凑热闹。
李灵曜的骨干力量是汴宋兵马使兼副节度李僧慧,宋州牙门将刘昌与他私交不错。
刘昌此人在史朝义围攻宋州时表现抢眼,得到李光弼认可,把他调入朝中破格提升为左金吾卫郎将。宰相王缙做河南副元帅,又将他带回宋州,是位忠于朝廷的优秀将领。
刘昌知道刘僧慧信奉佛教,便找了个叫神表的僧人前去劝说刘僧慧归顺朝廷。刘僧慧有些犹豫叫刘昌商量,刘昌拿近期发生的几件事向他陈述背叛朝廷的后果,说到动情处不禁哽咽流泪,成功说服了刘僧慧。
刘僧慧与汴宋牙将高凭、石隐金联合向代宗上表,奏请讨伐李灵曜。代宗很高兴,任命李僧慧为宋州(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刺史、高凭为曹州(今山东荷泽曹县)刺史、石隐金为郓州(今山东荷泽郓城)刺史。
九月十一日,李忠臣、马燧进至郑州,李灵曜前出迎战。二人没料到李灵曜还有胆子出兵,轻敌之下没有准备,仓皇拔营退兵,撤至荥泽时(今河南荥阳东北),淮西军已逃走半数以上。
李忠臣准备退回淮西,马燧却按兵不动,对劝他撤离的将领说:“我们代表朝廷讨伐叛逆,取胜轻而易举,为什么非要放弃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李忠臣听说后也停止后退,派人收拢跑散的士卒,数天内恢复了原有实力。于是,一张针对李灵曜的大网已经织成,各路唐军相继向其展开进攻。
九月十四日,李正己攻克郓州、濮州;十八日,李僧慧在雍丘(今河南开封杞县)击败李灵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