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月明秋水 > 第63章 定军山之行

第63章 定军山之行

至于那么小心眼儿

但愿,他能够及早解开心中的那一个结……

是啊,对于他来说,入伍从军之事,也不急在一时。而且,行伍之中,所谓戎马倥偬,只怕也难得清闲。

二十多天之后,我和魏基立,准备就绪之后,走在了一条离定军山只有五六里远的小路上。

极目远眺好一会儿之后,我霎时心绪如潮:最近的这半个时辰,眼看着山势越发的险峻,看来,离那定军山,还真的不远了。

在这二十多天里,我和这位魏大哥不断地打听、寻访、推断,才确定了此次行程。是啊,那赤壁之战,只是画下了这三足鼎立的雏形,不过,对先帝而言,平定西川,才是向雄图大业迈出的最为坚实的一步。

试想一下,如果连个栖身之地都找不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云云,无异于夜半呓语。入川之后,那汉中一役,力挫曹魏大军,才真正让先帝挺直了腰杆儿。这西蜀大地,沃野千里,人称“天府之国”,然而,如果不能够以汉中为屏障,就将无险可守;一旦曹魏一方居高临下,策马扬鞭,长驱直入,我方就只剩下被动挨打的份儿了。

嗯,拿下汉中之后,立国之初,先帝最初就称“汉中王”。

这“汉中”地区,与我“大汉王朝”,刚好都有一个“汉”字。当然,你可以说,这只是某种巧合。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这巧合的背后,似乎另有一层深意。试想一下,如果以“汉中”为起点,出师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可是一段难得的千古佳话啊!

由此也就不难想象,对于这汉中地区,诸葛丞相可是一往情深啊!这样一来,他要将汉中作为自己的埋骨之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年的汉中之战,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役,就在那定军山一带!

定军山,诸葛丞相魂牵梦萦的定军山!

人道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而对于丞相而言,他最在意、最心仪、最念念不忘的“根”,应该就是这定军山:因为,他以身许国,心中所装载的,就是江山社稷。诚然,回首往事之际,他也曾直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然而,大业未竟,他是不希望归葬于南阳故土的。

再说,南阳一带,尚不属于蜀汉疆土,又如何能够成为归葬之处呢?至于京城,也不会是他的第一选择,毕竟,那《出师表》说得很清楚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北伐大业未竟,又如何忍心去让京城的黎民百姓前来祭祀呢?丞相对自己,素来就极为严格,甚至有点苛刻。于是,对于京城这样一个第二故乡,也不会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断定,丞相的埋骨之地,应该就在这定军山一带。

只是,这定军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眼望过去,重峦叠嶂,山岭紧密相连着。真要找到丞相的墓地,我和魏基立,也说不上就有多大把握。不过,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似乎都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定军山,我们真的来过了!

哦,也就是定军山一役,老将黄忠采用丞相的妙计,与敌军斗智斗勇,最终斩杀了魏军大将夏侯渊。此刻想来,“渊”与“冤”同音,这似乎也是某种巧合了。不过,那夏侯渊恃勇而骄,不将勇猛绝伦的黄老将军,放在眼里,才落了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事已至此,“冤”还是“不冤”,就只能问他自己了。至少,旁人难以感同身受。

那么,此前我们所“遇到”的那“夏侯大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他与那夏侯渊同宗同族?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小。要不然,荒山野岭,半夜三更的,他和那位“晓霞”姑娘,深夜结伴,铤而犯险,又该如何解释呢?再悠闲的人,也不会如此信马由缰吧?他,他的来意……

如果能够再次遇见那夏侯大哥和晓霞,那又如何?

双方都是两个人,二对二,我方也不至于就落了下风吧?更何况,这儿还是我们的领土。只是,既然对手是细作,自然是不会轻易露面的。我们想要找到他们,也不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有朝一日,魏大哥真要入了伍,将会做点什么呢?

对于行军打仗,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自然就是两军对垒,冲锋陷阵了。只是,还有一条战线,是看不见的,人们也是很少会想到的。那就是,如何刺探敌情,了解对方的底细,也不知道目前为止,在这方面,我方做得怎样了?尽管我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