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行字呢?”
徐海韬淡淡一笑:“这写诗作词,也不是你想写就能写的吧?”
赵昭婷暗自寻思道:徐海韬的这句话,倒是难以辩驳的了。确实,有些名胜古迹,一向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甚至可以说是趋之若鹜,然而,如果有其中的一首诗或一首词,卓然不群之后,相应的题咏,反而会变得更少。或者说,就算相类似的作品不少,不过,已然翻不起多少风浪了。被遗忘,“泯然众人”,就成为这一类作品的宿命。这其中的奥秘,究竟何在,确实发人深省……
“嗯,倒也是,若不是心有所感,非要一吐为快不可,未必就能写出什么好作品。”赵昭婷这样说道。
在亭子里休息片刻之后,小玲子这样说道:“以后,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又要做点什么呢?”
沉吟片刻之后,徐海韬这样说道:“事情嘛,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会众,平时就要多与各界接触,将那些志同道合者,发展成为我们的会员,以壮大我们的势力。另外一件事情呢,主要就是筹集钱款。想想也是,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相应的钱款打底,那是万万不能的了……”
赵昭婷暗自寻思道:至此,对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徐海韬基本上也就说清楚了。而对于我们来说,接下来要做什么,也算是有个谱儿了。要说志同道合者,也不是想想就能够知晓的。最起码,你要多接触外界,对三教九流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发展出几个会员来。
说起来,以前的日子里,我深居简出惯了,对于外界的了解,还是很不够的。如此看来,这些天,跟着徐大哥在外面奔走,别的且不说,见识倒是长了不少……
至此,生活中新的一页,也就此揭开了?
当初,离开敬亭山,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逃出敌手的追踪,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去。于是,我就想起了这京口北固亭。要说原因嘛,唯一说得出口的原因,似乎就是,我读过那一首《京口北固亭怀古》,而且,对于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也是颇为激赏的。
仔细想来,好几百年前,当辛弃疾站在那亭子里,凭栏远眺,望着大江好好东去,自然是感慨横生的了。或许,标题中的“怀古”,也只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吧?前人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与你何干呢?你再怎么回忆,凭吊,也不能改变什么吧?由此也不难想象,这“怀古”倒像是个由头,作者最想说的,其实还是自己!说得更为确切一点,是有古人,联想到自己,是想着要抚今追昔一番。至少,他们会从古人的事迹之中,找到某种共鸣之处。不然的话,那些名胜古迹,就没那么引人入胜了。
当然,这世上不乏喜欢看风景的人。只是,由于缺少文化积淀,再加上自身阅历有限,格局太小,就算是到了这些古迹旁边,也看不出什么味儿来。在这方面,他们所缺少的,似乎就是某种共鸣同理共情之心了。既然心头一片空白,在他们的眼里,景就是景,于己无关的景,几块石头堆砌而成的景……这样一来,又有什么好看的呢?
是啊,心中少了那样的一根弦,对于他们来说,看与不看,甚至都是一样的。毕竟,就算看过这些名胜古迹之后,一年半载之间,他们也不会得到什么触手可及的好处或利益。
那么,对于我们这一行四人来说,到这儿走了这一趟,又意味着什么呢?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徐海韬徐大哥,是我们这一行人的头领了吧?这一路上,他自然也会想起了不少事情,也会对未来有所设想、安排。于是,就在几分钟之前,他就把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提纲挈领,作了一些布置。他所说的那些事情,做不做得到,甚至都不是很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就像夜行之人有了指南针,行动起来,就不至于像那没头的苍蝇了。
那几个家伙,自然是回去复命的了。大致算了一下,他们也应该回到金陵城了吧?那么,在巡抚那儿,那个头领,会说些什么呢?如果直接说自身实力有限,让要犯逃走了。那么,巡抚大人一怒之下,除了骂一句“饭桶”,多半还要打几下嘴巴的吧?那个头领没那么傻的,他自然会说起,要犯人多势众,我们寡不敌众,苦战数十分钟,以两名兄弟受伤的代价,将要犯们击退。这巡抚呢,自然是半信半疑的。不过,那两个小喽啰的伤情,倒是肉眼可见的。于是,这巡抚也就假惺惺地安慰几句,接着拿出一些赏银来,褒奖一番之后,要自己的手下,再继续干。
那个头领赏银到手,千恩万谢几句之后,就开溜了。走出官衙之际,少不了要洋洋自得一番:看,巡抚大人不仅不追究我们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