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天(2017年5月29日,星期一)——走路下山
今天没下雨,我只好“履行承诺”,跟着爸爸妈妈去爬山了。
还好今天的天气很适合爬山,阴天没出太阳,晒不到、热不着。
而且今天还不刮风,一点儿也不冷,非常凉爽宜人。
在山脚下,爸爸嫌我和妈妈走得太慢,于是自己爬陡坡上山了。
我和妈妈则是像以往一样去走缓坡,爸爸登顶之后再往下走来接我和妈妈,大家约定在半山腰的“平台”集合。
爸爸体力很好,爬得很快,没多久就已经成功登顶,然后马上下来接我和妈妈。
我和妈妈还没走到平台,爸爸就已经出现在她们面前了。
跟爸爸汇合了,我很开心,不过爸爸却带来一个“坏消息”——
爸爸说他今天没带够钱,所以一会儿登顶之后我和妈妈不能坐索道缆车下山了!
我每次爬香山都是跟妈妈一起坐索道下山的,如果没有坐索道这个“念想儿”,我可能连上山的动力都没有。
可是今天爸爸只带了三十块钱现金,而我和妈妈两个人坐索道要一百块钱。
妈妈虽然有一百块钱,但是她把钱包放在了背包里,而背包在后备箱里。
买索道票又不能刷支付宝,看来今天是真的没法坐索道下山了。
不得不说,我的心态非常好,前几次妈妈用各种手段“引诱”我走着下山都未能如愿。
上山就够累的了,我可不想再走路下山。
而这次既然知道没钱坐索道了,那还不如坦然面对。
而且当听说爸爸带的三十块钱可以在山顶小卖部买不少关东煮和冰棍,我还很开心呢。
后来我意外地发现,走路下山其实也很不错。
爸爸带我和妈妈走了风景最美的一条山路,视野开阔、风景如画,而且下山远不如上山那么累。
半路上我喊“脚疼”,爸爸还贴心地背起我一直走到山下。
体力超强的爸爸背着我下山也能健步如飞,还忘不了提醒我欣赏美景。
而我总是回头看妈妈,还不时地要求爸爸“等等妈妈”。
因为用我的话说——“如果妈妈不在身边那么再美的风景也不值得看!”
--------------------
第2149天(2017年5月30日,星期二)——词语接龙
今天我教给妈妈一个新游戏,叫“词语接龙”。
就是我说一个词,然后妈妈要用我说的这个词的最后一个字当开头说一个新词,可以是“谐音字”。
然后我再用妈妈说这个词的最后一个字当开头说一个新词。
就这么循环下去,看轮到谁说了但是说不出来谁就输了。
我先说了一个词“汽车”,妈妈接“车门”,我再接“门口”,妈妈再接“口哨”……
就这么你来我往地一直说下去。
可是后来说着说着我说了个“叶子”,妈妈接“子夜”,然后我又接“叶子”,妈妈还接“子夜”,这样就成了两个词来回来去地说,陷入“死循环”了!
后来爸爸提议制订一条规则——说过的词就不能再说了,这样这个问题才被解决。
妈妈为了让这个游戏能更有“悬念”,于是宣布再增加一条规则——
我可以说两个字的简单词语,而妈妈必须说至少四个字的成语或者词语。
比如我说“彩色”,妈妈可以说“色彩缤纷”,然后我说“分离”……
妈妈一开始还挺自信,觉得自己“赢定了”。
结果玩着玩着发现我现在的词汇量也并不算小了,妈妈甚至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当然我同样也有接不上来的时候。
于是游戏规则又增加了一条——每人可以向爸爸“求助三次”。
爸爸很棒,我和妈妈接不上来的词,爸爸都能很快地说出来,而且他还能给我讲解那些没听过的词。
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随时随地都能玩,爸爸妈妈都能参与,玩起来挺紧张也挺热闹,而且还可以增加我的词汇量,真不错。
以后要多拉着爸爸妈妈玩这个“词语接龙”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