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民力有穷
对于诸子百家,田泽一直都极其重视。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com 本文免费阅读儒家是华夏的思想根源,哪怕有再多的问题,都无法抹杀其功劳。大一统等思想始终是汉人长盛不衰的根基。特别是在田泽准备走出去之后,儒家的作用将再度凸显。论及教化、同化、稳定,儒家是毋庸置疑的不二之选。道家、墨家是天生的科学家、工程师,对于大齐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至关重要。而且其一些先进的思想,与未来的社会进程存在诸多不谋而合之处。其他百家,也是同样如此,在种种领域发光发热着。田泽有底气准备吞下贵霜、身毒之地,将大齐的地盘扩充到大汉的三倍以上,最大的底气之一,就是百家的存在。“只可惜铁路的铺设,暂时还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田泽叹了口气道。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终究有限。哪怕农业方面被田泽直接开了挂,工业方面的发展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推进的。单是一个冶铁产量的问题,如今便依旧没有解决。而这个时代的铁是非常值钱的,所以铁路的铺设根本就不具备可能性。毕竟田泽也不可能安排人每天在每节铁路旁边看着。如此大的利益,有的是人会铤而走险。撬掉一段铁轨,那损失之大不可估量。所以,如今铁路也只有在墨家的领地之中打造一些作为试点,因为墨家不缺这点铁。“关键还是人力的问题。”陈宫幽幽的看着田泽。摊上这样一位陛下,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悲哀。如今的天下人几乎都形成了共识,那就是田泽注定是将功盖秦皇汉武的存在。仅是如今的功绩,便足以与二人比肩了。但是,田泽也存在一个和二人一样,甚至比二人还要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想做的事太多了!只是一代人,却仿佛要做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东北平原开发、水网建设、草原同化、关中复兴……随便一件,放在其他朝代,都是需要至少一代乃至数代人才能完成的重任。但是在田泽手上,这些工作却在同时开工着。虽然靠着大量的奴隶和足够的钱粮物资供应,并未引起天怒人怨,没有犯秦始皇和隋炀帝一样的错误。但是大齐如今的情况依旧是极度的人手缺乏。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哪怕待遇给够、粮草给够,也不可能将一个人劈成两半用。自高炉炼铁技术相对成熟后,大齐理论上应该不缺普通的钢铁才是。之所以出现钢铁的“短缺”,症结并不在技术,而是在人口。没有足够多的工厂和工匠,各处都缺人。陈宫这个田泽的钱袋子,每天都在头疼人手和物资的问题。后者只是短时间内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可前者从来都没有解决过。 如今的大齐,上到六七十岁的老者,下到十岁以上的孩童,几乎都有着自己的事做,根本不养闲人。田泽听着陈宫的话语,眉头紧锁。良久,看向张昭:“子布,百姓的生育率还能否提高些”张昭闻言,长叹了口气:“陛下,臣无能为力。”“如今我大齐人口不过五千余万,适龄生育的女子不过千万余。臣已经尽力的鼓励生育,几乎免除他们的一切后顾之忧了。”“这些适龄女子,几乎每两年就会育有一子,已经是极限了。”田泽闻言,讪讪的挠了挠头。自己这话确实说的是过分了些,仿佛将治下百姓当作牛羊一般了。但是,当坐到了这个位置,田泽才深切感受到。代天牧民,并不是一种高傲自大,而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宽慰。位置越高,每个决定将影响的人就越多,顾及不到的人就越多。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很多时候,一个决策有受益之人,就必然有受损之人。而且决策也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总会出现种种的偏差,无数无辜百姓会因此遭殃。慈不掌权,若是不秉持着牧养牛羊的心态,只怕早被这沉甸甸的压力压垮。“陛下,民力有穷,一些事情急不得,还是得慢慢来。”一直鲜少发言的贾诩沉声道。作为最早跟着田泽的元老,贾诩明白,田泽并非常人。但是他们可都是凡人,没有田泽这般能力。既然是凡人,就要量力而行,不要妄求凡人能够做到神能做的事情。大齐如今的富饶强盛,用前无古人来形容并不足够,在贾诩看来,甚至胜过了鼎盛之时的大汉十倍以上。田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