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这要去东北了,你给我妈找的那个粮店的班,还上么?”
林家福到了主屋,开门见山发问。 林国梁愣了下,这事儿,他还真的忘记了。 本来呢,按照他的计划,是等搬去新家那边,二老也到城里来,届时,他们夫妻俩也能尽一下孝道,家里两个人挣工资,日子也不会差。 但现在,他去了东北,若是宋爱华也去上班,家里就得二老挑大梁。 这是尽孝呢,还是让二老进城受使唤? 再者,二老上来了,他不在家,他媳妇儿一个人照顾起来,也难免吃力。 “这事儿,我跟你妈合计下再说吧!” “爸,我觉得吧,没必要让妈去上班!” “我现在是五级工,一个月六十几块钱呢!” “以前,你还没这收入吧,咱家这日子不也是过得不差么?” “这不是胡闹么?” 林国梁瞪眼,“你结婚了,成家了,该顾好的是自己的小家。你跟你媳妇儿难道不生娃儿?” “爸,短视了不是?” 林家福果断开口,“我在钳工上的天赋这样子,你觉得我升到八级工很难吗?” 听到好大儿这么说,林国梁不吭声了。 的确,这大儿子的天赋有点恐怖。 可能秋天再定级考核的时候,这小子指不定已经超过他的工级了! “还有啊,妈去上班了,家里的这些事情,总不能都让爷爷奶奶做了吧?他们那身子,可经不起太过操劳!” 二老的年纪也不是很大,六十多,但因为从小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这身体亏损的厉害。 说起来,二老可是生于光绪年间的。 历经清末、民国、抗日、解放四段各有特色的年月,这一生,也真的是经历丰富,却是多灾多难。 “我妈现在去上班,能开多少钱?” “学徒工的工资吧!” 虽然这活儿是老父亲找关系弄的,但有些东西却是不能改的。 而且,粮店的活儿说是轻快,其实也不轻快,这要是忙起来,那真的是一整天都不得闲。 老母亲虽然才四十多,说是正当壮年也勉强可以。 但还是那句话,小时候身子亏了,又生了他们兄弟姐妹六个,多好的身子,也是亏损的厉害。 一句话,是该保养的时候了。 若是现在累到了,等到那三年粮荒的日子到来,能不能熬过去,都不知道呢! 他既然知道未来会发生些什么,那肯定得未雨绸缪,早做安排。 若是老父亲没有去东北,有他分担一個家的压力,林家福也不是很反对老母亲去上班,大不了太累的话直接不干了。 但若是老父亲去了东北,就他妈那性子,是绝对不会轻易辞工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解决问题。 “爸,要不这样?” “我每月给家里二十块钱,就当是孝敬您二老的,成不?” 即便是这样,他每个月依旧能剩下四十多块钱,跟秦淮如两个人过日子,已经是很滋润了。 这年头,纵然是有钱,你也不可能见天大鱼大肉的享受。 一则是物资没有那么充裕。 二则是有人可能会犯红眼病。 虽然这事儿影响不到他什么,但真的是很膈应人。 “这事儿,我跟你妈商量了再说!” “你说的,我会跟你妈说的!” 林国梁看着好大儿,表情有些凝重。 真是不知不觉间,这儿子就大了,主意也大了,可以帮他分担养家的重任了。 本来呢,按照他跟宋爱华的想法,儿子大了,成家了就分家,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必要的时候,他们当爹妈的就帮一把,若是日子过好了,他们也省心。 哪曾想,这大儿子刚成家,收入就跟他努力了多少年一个水平。 …… 夜里,林家福将自己的想法跟秦淮茹说了下。 从每月工资里拿出二十块钱给家里,这事儿总是要征求下媳妇儿的意见,虽然他已经打定了主意。 但他还是希望能取得秦淮茹的认同。 他们是夫妻,要过一辈子的。 “哥,我觉得,伱做得对!” “爸妈把你养这么大,又帮你娶媳妇儿,还给咱们分了这么大、这么好的房子,咱们要是不孝顺,还是个人吗?” 听林家福说要把每月工资给家里二十块,秦淮茹一点都不反对。 对宋爱华这个婆婆,秦淮茹是打心底感激着的。 她可是见过那些磋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