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三两五两白银,珍本几十上百两,普通百姓连书本都买不起如何去读书?若是只需要十文钱就能买到一份有用的报纸,是否能让更多的人读一读书?识一些字?”
“大明不缺百花齐放的思想,不缺匡扶天下人的技法,只缺将文化将思想传播于世间的人,而如今,汝居然不以此为荣?不欢欣鼓舞?本官实在费解啊!”
向清沉默了,所有人都沉默了。
向清只觉得自己一颗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了,自己浑身的热血都在往自己的脸上涌去,手脚甚至在发抖!
“若是诸位还有人想走,大门就在那边。”秦修文手指一指大门处,所有人却都默契地往后退了一步,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最终,向清心甘情愿地低下了头颅,对着秦修文一揖到底:“大人,学生失礼了,还望恕我无知之过,日后定当尽心竭力,再不口出狂言!”
其余五人也都跟着行礼,异口同声道:“我等必当尽心竭力,不负大人期望!”
已经看完全场的崔丽娘也惊呆了:这帮人是被秦大人忽悠瘸了吧?!以后秦大人估计让他们往东就不会往西!
崔丽娘虽然觉得秦大人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她只是个小女子,根本不在意那些什么大义,所以更能清醒的看出这一局无声的较量中,秦修文是如何将主动权慢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若是自己也能有大人一成的本事就好了!”崔丽娘心中暗暗羡慕,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跟在秦修文身边学习本事,就今天这短短半个时辰,能让崔丽娘心中揣摩许久了。
于是,等到秦修文向众人介绍,崔丽娘是此间管事,以后要物要钱都向崔丽娘汇报的时候,众人也只是诧异于秦修文指派的管事是个女子,却没有人大肆反对。
若不然,就这帮读书人的尿性,高低得来一句“男女授受不亲”。
崔丽娘暗暗放下悬着的心,当时大人说让她当“卫辉时报”的管事,她没有推拒,但是这几日一直担惊受怕,就怕这事不成。
没想到放在别人眼里再难的事,在大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而这,就是实力,无视礼教陈规,无视文人傲慢,靠自身实力办成自己想办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严知行走到“袁氏印刷坊”大门的时候,有些不确定自己是否找对了地方,还是等在一旁的小厮见严知行一幅儒生模样的打扮,将他引了进去。
严知行之前从没有参观过印刷坊,此刻已经被自己所见的一切看入迷了。
原来一份份报刊是这样印刷出来,原来现在已经完全用活字替代了雕版,原来已经有了印刷的器械,只需要两个人操作就能快速地印刷,只需要几个呼吸间,一张纸就印刷好了!
严知行虽然没有去过其他印刷坊,但是他也知道时下流行的还是雕版印刷,人力印刷,可是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加上机器的帮助,效率十分之快,他从来没有想过一页字是可以如此简单地被印刷出来!这比起手抄,那要快多少啊!
严知行脑子里不由得在想,若是以后都改成机器去印刷文章书籍,那么一本《三字经》还需要三两白银吗?还会有那么多人读不起书吗?自己一家人还需要如此勒紧裤腰带吗?
严知行还没想出更多东西,引路的小厮就说到了。
印刷坊整个空间非常大,在印刷坊的侧面有一扇门,通过去是个单独的小院子,小院院门上写着“卫辉时报办事处”,然后通过这个院门里面有一个二进的宅子,说是宅子也不尽然,只见每一间屋子旁边都挂着一个门牌,远一些的严知行看不清楚,近一些的,他看到有“编辑处”,“校对处”,“总编办公室”等。
有些他大概能明白是做什么用的,有些他却不懂,只是见带路的小厮引他到一扇门前就退下了,他也不好再问,只得推开门走了进去。
刚一推开门,一股热风就扑面而来,只见里面是一间大大的堂屋,青砖铺地,房间四角都燃着一个火盆,火盆里放的应该是红萝碳,几乎无烟味,但是又很温暖。
严知行在家,根本烧不起这么好的炭。
再环顾四周,就感觉整间屋子十分透亮,根本不像自家似的,一到冬天门窗紧闭后就昏暗的很。
然后严知行一眼就看到了四周的窗子居然是琉璃做的!
严知行是第一个到的,出于好奇他还凑过去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只感觉到触之冰凉,微微有雾气化于其上,冬日的暖阳从外面照射进来,严知行觉得自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