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自己的保养之法?
秦修文落座于潞王身边,两人一边品茗一边听曲,并没有人继续说话。
一曲抚罢,陆凝香缓缓起身行礼:“见过秦大人。既然秦大人和王爷有要事商谈,凝香就先退下了。”
潞王闻言点了一下头,陆凝香抱着琴转身就走,并不作歪缠。
“王爷今日请我到此,就是来欣赏美人美景否?”
见潞王盯着陆凝香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言,秦修文只得出言打断了潞王依依不舍的目光,提醒他言归正传。
潞王这才收回目光,“哈哈”笑了两声:“鲜花都带刺,轻易碰不得,扎手。还是赏一赏便好。”
秦修文对此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不知道潞王和陆凝香之间的后续,总归潞王如此身份地位,真要强取豪夺,有的是办法。
秦修文没有太多的助人情节,天下苦难者数不胜数,若是每一个人他都同情心泛滥,那也无法活到今天了。
潞王见秦修文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也不勉强,直接给秦修文又倒了一杯茶,开门见山道:“皇兄让本王和你一起操办海上之事,今日叫你过来,就是商讨一番章程。”
秦修文心道“果然如此”,还好他是有备而来,轻抿了一口茶水,然后便道:“不知潞王是否知道那些海外蛮夷最喜咱们大明何物?”
潞王倒也不是毫无所知:“听闻番邦之人最爱的就是咱们的瓷器和丝绸?”
秦修文点头:“不错,不过不仅仅这两样,其他包括茶叶、药材等都是番邦之人颇为青睐的产品。尤其是丝绸,丝绸制品在大明也算昂贵,不是人人都能穿得起的,到了番邦之国,自然也只有他们的贵族穿得起。”
“想来王爷也能发现,精美的瓷器、柔软的丝绸、名贵的药材以及高档的茶叶,这些东西最主要的还是为贵族服务,毕竟这些番邦之人漂洋过海而来,在大明购买本身价格昂贵的产品,转手翻个几倍甚至十几倍卖出去,贵族有钱,自然消费得起,番邦商人也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潞王听了连连点头,以往他不在意这些事,也没有细究过为何番邦之人都要从中原采买这些产品,原来如此。
潞王也来了兴趣:“那我们也大量收购绸缎瓷器这些产品,我们收购过来的价格肯定比番邦人拿到的低,再去卖出去,岂不是能赚更多?”
潞王想法自然没错,他们站在统治阶级的位置,这些集大明百姓之精华创造出来的产品早就司空见惯,也有的是办法低价采购过来,商人一向低贱,有这个荣幸为皇室服务,已经是祖峰上冒青烟的事了。
秦修文很知道人性,他先是赞同了潞王的想法,然后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但是这样一来,我们有两点麻烦的地方。”
潞王已经被秦修文带入了节奏,与秦修文谈话实在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自己的观点总是能被认可,同时对方又会将自己的观点补足,让他有信心的同时,与秦修文之间的交流也越发地顺畅。
秦修文的尺寸拿捏的刚刚好。
“其一,番邦之人之所以能有翻数倍数十倍的利润,是因为他们千里迢迢还要将货物运回去,这海上的风险难以估量,一个风浪过来,一无所有也有可能。况且海上路途遥远,而往往路途越远越远价格越高,利润越大,我们需要考虑是否为了巨额的利润去冒这个险?其二,想要将产品直接卖给当地的贵族,肯定是有许多的竞争者的,若是有人要将一些新奇玩意卖给王爷您,您是会选择一个相熟的大明人去购买,还是会选择一个随时会跑路的番邦人去买?”
潞王想都不想,直接给出了答案:“那当然是找相熟的大明人买!在咱们大明,谁敢欺瞒本王?占本王的便宜?只要他是大明人,那就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但是番邦之人若是回去了,本王哪里能去找他?”
秦修文给了潞王一个赞同的眼神:“的确如此!而对于遥远国度的那些人来讲,我们大明人就是番邦人。”
潞王虽然不想承认他是番邦人,但是确实在那些人眼里,自己可不就是“番邦人”么!
这么说来,这事倒也没有想的那么简单了。
果然,任何事情都有门槛都有自己的道道,当时他皇兄召见他的时候,他心里就想,不就是拿着银子去买东西再卖出去么,这有什么难的?只不过听到是与秦修文一道,潞王才没发表异议。
潞王对着秦修文一拱手,爽朗道:“还请元瑾教我。”
秦修文连说“不敢当”,然后才将对策说了出来:“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