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后已经开垦出田地一千余亩。”
“大部分人都在后山劳作呢。”
听到这个回答,张牧有些吃惊。一个久违的词语跳上了他的心头——
根据地!
但紧接着,张牧就听到魏无忧一声叹息。
“潜渊山脉占地辽阔,若尽为我用,莫说两三千人,就算十万人也都装得下,不失一处霸者基业。”
“只是山川湖泊,多妖魔邪祟。越往深处去,妖魔修为越高。如今那开垦的一小片,已经是山寨扩张的极限。”
“二当家鲁玄休便是长期驻扎在后山,防备妖魔来袭。”
说到这里,魏无忧颇有深意地看了眼张牧,说道:“也正是因此,鲁兄在那些百姓心中威望极高。”
张牧闻言轻轻点头,继续问道:“那钱财呢?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山寨花费不少吧……”
“确实压力很大。”说起这个话题,十三娘脸上也浮现一抹愁容,“山中的那些百姓,是我山寨的气运底蕴,因此新垦田地三年免税。即便过了三年,也只是收十一税,可以说反馈不了山寨多少。”“即便是山寨收粮,也会以略低于市价购入。”
“甚至要是遇上了妖魔作乱,山寨还要往出补贴。”
“最近三年,山中勉强每年能贡献出二三百两银子,只能说聊胜于无。”
“而本寨花销,主要是战兵的培养,兵甲器具的维护,以及一些生活物资的采购,一年大约要花费近十万两。”
“这还是无战不发饷的情况。”
张牧默然。
一年十万两,养着一个有六百多战兵的山寨,听上去很多,起码人均都能有一百六十多两。
但穷文富武,修行就是要花钱的!
莫说一个战兵的食量比得上三五个寻常壮汉,光是丹药这一块的消费张牧自己也深有感触!
当初要不是玄姬友情供应,他还真吃不起丹药。
从这个角度也很容易就理解为什么全山寨,甚至包括那个和自己不是太熟悉的鲁玄休对玄姬的宠爱了。
这猫咪,是真能炼丹啊!
再说回这十万两,这费用肯定不可能全部用在战兵培养上,兵刃甲具不花钱吗?阵法修缮不花钱吗?还有一些官面上的关系维系不花钱吗?
见张牧眉头紧皱,魏无忧连忙笑道:“也不能只说支出,收入也要谈谈的。”
“这是自然!”十三娘点点头,继续对张牧道,“山寨收入上最稳定的有两块。”
“其一,便是边水费,一年能有万两左右的收入。”
十三娘说的委婉,叫边水费,但其实就是买路钱。
之前张牧在镖局时,镖局每年都要给山寨上贡的孝份,便是指这个费用。
前面说过,山川野外,多妖魔邪祟,当年开国太祖拆宗门而成武寨,布武天下,一来是消除宗门对朝廷的威胁,二来便是保障天下交通。
如此一来,朝廷不花一文而使天下互通,大运由此迅速大兴。
当然,朝廷不花钱,不代表没人承受代价。这代价就是各武寨有权向过往商队自行收取这所谓的“买路钱”。
这也是大运朝各山水武寨的立寨之本。
莫小看这个权限,有了这个权限,武寨便有了插手商业的话语权,甚至是一些商品的定价权。
天下武寨和朝廷决裂,其中导火索便是这边水费之争!
张牧心中的念头一闪而过,十三娘的介绍还在继续。
“其二,山寨在各城也都有一些产业,或是山寨之人托名经营,或是与当地家族合股,你要是有兴趣,稍后我会写一份名单给你。”
“这些产业虽然各有盈亏,但总体收益还是稳定的,一年约莫有个八、九万两的收入。”
“这两部分,基本上能覆盖山寨的开销。”
“除此之外,我们守着潜渊山这么一个宝山,也会做些山珍宝药、妖兽皮货的生意,不算很稳定,运气差的话一年也就几千两的收入,若是运气好,三五万两也是可能的。”
“剩下的就是劫富济贫的买卖了。”
“也是不明白,明明我们把刀子都亮在那,总有些不知死活的东西。”
“这个买卖,七成归公。每年大约也能进账个一两万两。”
“这就是山寨的收支了。”
“如今山寨账上,扣除今年的预计花销,估摸还有个七八万两的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