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体积、升力的关系,也写在文字中,出现在赵昌的视线里:“……囊容十石,需炭三斗,可载一石……”
罗彩的声音则从下方传来:“要有更大的气囊,才能载起更多的重量,我们先测试了不同直径竹材断裂的极限,了解到直径和它承重的关系。
“除却竹材外,绸面与皮革也需要我们找到它能承载的强度。只要悬挂重物测量材料的伸长,就可以发现织得更密的布匹能承受更大的力度……”
罗彩条理清晰地讲述他们这几年做过的所有试验与结论,包括但不限于:
如何集中燃烧提高热空气生成效率、对比气囊形状的上升稳定性,寻找最优的形状、尝试绳索牵引控制,探寻其中的规律、更精确地推导复杂气囊的容量体积、复盘坠毁的模型,进行重心调整……
将所有的东西精简地汇报完成,说到最后,嘴中干燥,心中忐忑。
罗彩暗自思索:这些总结是不是都太没用了,看在我们努力的份上,能争取到钱吗?
他等待着一锤定音的回复。
赵昌听完说:“要不你去指导其他项目的改进吧?”
罗彩:“啊?”
我做得果然很差吗?不让我干这活了吗?
但……我想飞到天上去看星星啊。
赵昌在脑中设想,道:“或许可以试着拿去改进弓箭、弩机。”
罗彩:?
面对不解,赵昌发散思维,给出方向:
“比如翼型的箭矢,基于你们设计翼面弧度的经验,改成更符合风力、动力的箭簇形状,说不定能够提升射程和稳定性。”
滑翔翼飞不远没关系,箭飞得远也很有用的啊。
“像这个对竹木的承重探究也不错,可以通过承重规律,优化弩机臂的结构,尽力减轻它的重量而不牺牲强度。”
由于昨天想了一晚上战斗,赵昌现在脑子里都是打仗打仗,给的建议也基本都和战争有关系,继续道:
“这个利用重心控制的理论,可以放到投石机上嘛,调整杠杆比例的配重位置,尽力去提高投射精度。
“还有,在气囊稳定性上的探讨,得出的这些结论如果能够改进瞭望塔或者城墙结构,增强它的抗风能力,也算有不错的益处。
“你不是记录了不同形状的物体会影响风的阻力吗?战车或马车的箱体形状也可以借此改良,减少行进的阻力啊……”
罗彩已经听懵了。
说着说着,赵昌发现脑子里竟然全都是军事相关的东西,轻咳两下,住嘴。
搞得好像我是什么战争狂魔一样,我才不是。
他低头看汇报的文书。
他从罗彩,联想到朱欢,他俩都是当初在房陵天文小组里的人。而朱欢,现在正沉浸在出航大业的前置任务中。
搓罗盘,搓大船……
船啊。
赵昌可算找到一个不是军事方面的建议,道:“对于你们总结出的升力规律,可以用来优化帆面,或许能指导设计弧形船帆?比如,试着提升逆风航行的能力。”
罗彩呆呆地点头,脑中也不禁跟着一条一条想象。
提到船,赵昌又想到水,振奋问:“这能不能用到水力的改进上呢?”
水力在国内的应用比较广泛,牵扯到的行业就更多了。
罗彩原本还觉得自己的努力没啥用处,但被太子过于开阔的思路启发,逐渐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颤栗。
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这又是从哪生出的感觉。
只是心中在澎湃鼓动。
这些结论,为什么可以用到那么多地方呢?
一个又一个孤立的点,在他的眼中原本是互不影响的,但在太子的眼中像被无形的丝线相连,能够织成巨大的网。
连带着他也隐约窥见网的一角,看到一个瑰丽的、奇妙的世界。
罗彩沉默地思索,说:“或许是可以的。水与风大概能有共通的地方。既然曲面会影响风,水车叶片的角度也应该可以计算优化、调整,增强水流的推动力,提高它的效率。”
“嗯……”赵昌觉得这个应用方向很好,又道,“沟渠也能够改进,像模型减少空气阻力一样,减少水流的阻力,设计成抗冲刷的样子,降低水流侵蚀。”
罗彩忍不住补充道:“对于气囊能承受多少拉力的研究……或许可以用来改进纺织工艺,生产出更耐用的丝帛布匹。”
赵昌赞同